第102章

秘密招安

聽了楊毅的話, 司徒晟忍不住停住了腳步。

他懶得回頭,只冷冷道:“你也是我祖父教養出來的,為何不了解你的父親?他為人灑脫, 胸懷四海, 豈是為一人愚忠的榆木腦袋?當年他明知朝廷腐敗,泰王私心甚重, 在軍中大搞朋黨勾結, 而他與之政見不合,必受其害,卻毅然決然臨危受命,上了戰場……只因為他常說, 軍中好兒郎並非只為皇權效力, 更重要的是要守住萬裏山河,家鄉父老。皇權會變, 年號會改, 可是生活在這片土地的子民卻會因為熱血男兒的傳承固守, 可以千秋萬代不變!這才是從武為軍的真諦!自私如你之人,縱然聽了也是不懂!”

說到這裏,司徒晟不願再廢話, 只是加快腳步, 離開那個叫他厭惡無比的人!

司徒晟並不想跟楊毅一起回憶祖父。

更不會告訴他, 那年負水之戰,祖父早有馬革裹屍的覺悟。

祖父曾經指著草原上牧民在秋日點燃的大火, 語重心長地跟年幼的長孫說:“一場大火之後,來年的新草會更加茂盛。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今日吾等雖無把握, 可若一時之小敗, 可以讓朝廷警醒, 讓那些文官止了傾軋奪權的心思,一致對外,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那時,司徒晟並不懂得祖父這番話裏的沉重。

楊巡雖然也會盡最大的努力,在糧草無所供應的情況下,讓戰局不是那麽糟糕,也做好了被只顧著傾軋的官員推出來興師問罪的準備。

可祖父怎麽也沒有料想到,他敗得會那麽的慘烈,而整個楊家也由此萬劫不復!

如今“大火”已經熄滅多年。

而他這個本該死在戰場上的孤魂,僥幸生還在人間,更名換姓,嘗試著用另一種方式,代替祖父去喚醒這片大火焦土後的一點生機。

楊毅聽了兒子的話,自是冷笑。

他積存在心裏的恨意,的確不是這種黃毛小子的幾句慷慨言語就能湮滅掉的。

今日,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不必在此耽擱太久,想起自己還跟一位“故人”有約,他轉身便帶著部下匆匆離去。

雖然此行皇命已經完成,不過司徒晟還有些私交要見。

這些人中,不乏民間抗荊的義士,有那麽幾位,楚琳瑯甚至在茶樓說書先生的嘴裏聽過他們響當當的名號。

而其中名號最響亮的,便是義軍首領尚閔。

司徒晟此番的另一個重要的任務,便是招安義軍統領尚閔!

朝中的良將匱乏,只李家父子的話有些獨木難撐。所以司徒晟務必要再為李家父子增添些精兵虎將。

那些武舉選拔上來的,以後未嘗不能是良將。可是行軍打仗的人才,不是在書本裏磨煉出來的,而是需要在真刀真槍的戰鬥裏才能磨礪出來。

而現在用人之際,若是能得些現成的良將,豈不是如虎添翼!

而這次兩邊接觸的引薦人,則是隋七爺。

老爺子走南闖北,結交不少江湖義士,他曾在湘西跟尚閔有一面之緣,還救過尚閔的老父親。

此等恩德,尚閔自然感念在心,更何況他還知道隋七爺乃是叫人敬佩的楊家軍,是楊巡將軍的貼身侍衛將軍,

所以,就算尚閔對朝廷走狗沒有什麽興趣,看在七爺的面子上,還是決定見上一見。

他們見面的地點,便設在了北地山澗的一處風景宜人的涼亭處。

此處傍著溪水,視野相對開闊,周圍不易安插伏兵可以讓人放心。

尚閔的部下本來不希望統領以身犯險,可是七爺拍胸脯保證了,說這位司徒大人設的是尋常家宴,也不會帶侍衛。

所以尚閔大掌一揮,止了部下的反對聲浪,自己也是只帶了軍師和隨從,三人單刀赴會。

他相信七爺的人品,不會成為朝廷爪牙,沖著七爺對父親的救命之恩,他就去會一會那個什麽狗屁的朝廷新貴。

聽說是個年僅二十五的年輕官員,不到幾年的功夫,從個探花一路飛黃騰達,如今已經是陛下跟前的紅人了。

這樣的人,都是專營油滑的官耗子,嘴裏也都是騙人的鬼把戲。他到那只聽不說,喝完酒,擡屁股走人就是了!

等到了那裏,還真是家宴的派頭。亭子的桌子上已經擺了烤好的各色腌肉,幾壇子美酒也都開了封口。

亭子裏端坐著個相貌不凡的年輕人,應該就是七爺所說的朝中從一品的樞密使司徒大人。

雖然知道他很年輕,可尚閔還是一愣,他沒想到,這位朝中新貴竟是這般儒雅大氣的美男子。

這位新貴並未穿官服,仿佛是真的會客訪友,竟然還帶了一位貌美女眷同來。

那個女子正站在暖爐邊烤火,一身淡藕的長裙,烏發上插著玉簪,通身的風流體態。

看到他帶人過來,還沒等說話,那位俏麗的女子就開始舒展柳眉微笑,沖著旁邊的七爺問道:“這位器宇軒昂的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尚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