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借刀殺人

蘇氏能撬動陶慧茹, 也是有原因的。

別看謝勝的官職不高,卻是個京城官場上的老油條。

當年他也是楊巡麾下的部將。

楊巡戰敗,整個楊家被滿門抄斬, 無人敢站出來為楊家發聲。

可這不代表楊家的人脈盡斷。當年楊巡扶持起來的武將, 還有許多棄武從文了,如今也是擔任著大大小小的要職。

所以朝中楊老將軍的舊部, 也是隱隱自成一系。只是他們對楊老將軍的敬重不好外露, 隱而不發罷了。

而在民間,楊巡的威名從來都沒有削弱過。

這麽多年來,因為楊巡的屍首沒能回歸故裏,民間還演繹出了許多楊巡未死, 至今仍在北地保家衛國的傳說。

就連北地民間自發的抵抗荊國入侵的民兵團, 都打著昔日楊家軍的旗號。

楊巡已經成了大晉子民繞不開的情懷,尤其是朝廷與荊國關系緊張時, 更會讓人對老將軍心生懷念。

就在前幾日, 那個苛察使節, 在驛館喝得酩酊大醉,竟然趁著酒興,將陪他飲酒的歌姬活活掐死, 還衣衫不整地拋出了驛館之外。

為了不影響兩國議和, 這等駭人之事被驛館的官員按壓了下來。

這種忍氣吞聲, 不免又讓人懷念楊將軍尚在的榮光歲月,那時大晉官員, 何至於在荊國的虎豹面前這般卑躬屈膝?

所以當初楊巡一系的官眷們都感同身受。

而蘇氏暗恨起了陶慧茹,不免會聊到這個楊家獨活的兒媳婦的人品,

她這番言語暗示, 也讓許多舊人想起陶慧茹當時在楊家和太子一系間, 微妙的處境和一些影影綽綽,關於她出賣楊家的謠傳。

總之,這個節骨眼,陶慧茹與昔日舊事聯系在一起,讓人心裏膈應!

陶慧茹也是心知肚明,是蘇氏背後說了她什麽

不過她方才一路跟來,卻並非要跟楚琳瑯對峙。

方才吃飯的時候,因為無人與她閑聊,她便得空打量起了斜對面的楚琳瑯。

年輕輕的小婦人,正是年華正好的時候,因為沒有生養,那臉蛋緊繃得跟小姑娘似的。

可當陶慧茹的目光落在她光禿禿的腕子上時,眼睛卻不由得狠狠一眯。

因為那腕子上,似乎有睡壓了一夜後,摘了鐲子的痕跡,楚氏的肌膚賽雪,也是太嬌嫩了。那鐲子內側的花紋壓痕,還沒有完全從她白皙的皮膚上徹底消退呢。

那花紋看起來有些模糊了,並不好辨認。

可是陶慧茹卻一眼認出那是佛咒“唄瑪”,即蓮花之意。

這樣的手鐲壓痕,她也曾在一個人的腕間雪膚上見過。

那便是昔日好友溫氏。那時她總是愛在自己面前炫耀楊家的傳家玉鐲。

她分明記得那玉鐲的裏面就是篆刻著這樣的字體。而且這祖傳的玉鐲上本不帶字。

可溫氏初來京城,人生地不熟,有些不適應,夜裏總是失眠。

於是楊毅便拿了祖傳的玉鐲,去皇寺懇請靈雲大師加持,並且題下蓮花咒語,以佛蓮凈化溫氏的煩憂。

因為玉鐲內側不好雕刻,弄不好就會琢裂玉面,所以楊毅又花重金尋了能工巧匠,才雕出了這樣如花蕾包裹著的兩個字,也代表了楊毅當時對溫氏獨一無二的心意。

那時溫氏每次炫耀,陶慧茹都是表面含笑,可心裏卻酸澀難忍得很。

後來,溫氏瘋了,她如願做了楊家兒媳婦,可她問起那祖傳的要給長媳的玉鐲時,楊毅卻輕描淡寫地告訴她,鐲子讓溫氏摔壞了。

陶慧茹雖然有些不甘,卻也信以為真。

可萬萬沒想到,有一日,她會在另一個小婦的手腕子上見到類似的壓痕!

當楚琳瑯的目光撥轉過來時,陶慧茹不露痕跡地垂下了眼眸。

可是她的心卻是一路跌到了谷底。

她敢肯定,那篆體絕無僅有,不會雷同,也就是說楚琳瑯的手裏有那個楊家祖傳的玉鐲子!

去了江口好不容易被湮沒的疑問,再次在陶慧茹的心底瘋狂升騰生長。

楚琳瑯跟那瘋婦是鄰居……難道是這楚氏小時,無意得了那瘋婦的玉鐲子?

所以酒宴之後,她想要找這楚氏聊聊,探探她的口風,問出她之前戴的是什麽玉鐲子。

卻不曾想,無意中聽到陶雅姝跟楚琳瑯問起了那個夫子。

這原也沒有什麽,因為這二人並沒有說什麽過分的話,不過尋常的同窗閑聊關心著自己曾經的夫子。

當初在綠洲遇險時,陶慧茹可是看過她的這個侄女給廖靜軒噓寒問暖地送藥換藥。

只是當時兵荒馬亂,大家都不拘小節,彼此照顧傷情,誰也管顧不得這些了。

是以,陶慧茹也不太在意。

可她這個侄女,向來都是不說一句閑話的。她好不容易出宮一趟,拉著楚琳瑯躲起來閑聊,卻只重點問夫子,必定十分在意這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