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領會上意

如不是楚琳瑯仗義出手相救, 陶雅姝也會跟宜秀郡主她們一樣,被賊子劫去,名節盡毀。

再見到陶慧茹, 陶雅姝真是氣得話都懶得說, 只將手裏的茶杯砸了過去,然後冷冷看著姑姑。

這一砸, 不吝於割席斷義, 表示以後陶雅姝是不會再拿四姑姑做了長輩尊敬了。

這樣的場面真是叫人覺得尷尬,其他剛剛起床的人也在各自的門前悄悄議論,似乎在問這是什麽情況。

陶慧茹低頭看了看腳邊的碎片,復又擡頭, 抿著嘴不說話。她看到侄女居然比她先安全到達驛站, 安然無恙地立在眼前時,也是尷尬地大吃一驚。

她並非不愛這侄女, 畢竟陶雅姝是她兄長最小的愛女, 又是太後內定的, 將來入宮之後,前途無量。

陶家未來的前程,有一半都系在這侄女的身上。

可是那時情況實在緊急, 侄女已經被賊人擒到水裏, 若是遲疑, 必定有更多的水賊撲來,人人都爭著逃跑, 自顧不暇,哪裏還能管顧得了別人。

再說, 這關於陶雅姝落水的緣由, 她早就跟船上另外三位小姐對好了說辭。

想到這, 陶慧茹臉上尷尬的神色頓消,看陶雅姝摔完杯子轉身要上樓,她幾步追攆過去,一把拽住陶雅姝的胳膊,含淚低聲道:“那時天黑,我壓根都沒有發現你落水,只顧著叫人撐船。也是脫險之後才察覺你竟然落了水。我這一路都在自責沒有照顧好你,真恨不得當時落水的是我,你為何要這般態度?難道是覺得我故意棄你不顧?”

就在這時,跟著陶慧茹一起回來的幾個女子心領神會,也紛紛接話,表示當時天太黑,她們只聽撲通一聲,的確是沒有看清是誰掉入了水中。

這樣厚顏無恥的說辭,氣得陶雅姝的身子都在微微顫抖。聽她們如此異口同聲,若不是昨晚的事情,讓人記憶猶新,連她自己都要懷疑是不是自己記錯了。

她一擡眼便看到了剛剛下樓的楚琳瑯,不由得眼睛一亮。楚娘子當時也在場,自然能辨得出誰在撒謊。

楚琳瑯在一旁聽得真真切切,畢竟她當時也在場,這幾個怎麽會不知落水的是陶雅姝呢?她們當時還在猶豫救不救人呢!

看來丟下陶家嫡女,只顧自己逃跑的罪責太大,陶四姑姑不想承擔,其他人更是不承認。

就在這時,楚琳瑯走了過來,打圓場道:“當時那麽混亂,人人都是心慌,眼花顧忌不到也是正常,幸好我的船路過,將陶小姐從水裏救上了船,如此皆大歡喜,是最好不過的了。陶小姐,快別跟你姑姑耍小性子。她也不容易,讓她先歇歇……陶夫人,你們趕緊去洗澡吧,一會我叫驛站的驛官再給你們煮熱姜湯喝。”

聽她這麽說,陶雅姝猛地轉頭看向楚琳瑯。

這位姑娘行事向來一板一眼,遇事都要論個曲直。

這一船人棄她不顧,現在又在異口同聲地撒謊,叫人多麽心寒?

可楚琳瑯明明知道真相,也聽到了她們方才說謊,現在卻向著四姑姑說話,那她方才摔的杯子,豈不是在無理取鬧了?

楚琳瑯暗自用力,捏住了陶雅姝的胳膊,微笑地道:“你不是要我幫你弄頭發嗎?走,去我屋子裏弄。”

說著,她生拉硬拽,到底是將陶雅姝拽進了她的房中。

等楚琳瑯關了門,陶雅姝才開口冷聲道:“你方才是何意思?是要幫她們圓謊?”

楚琳瑯替她倒了杯水,和緩道:“若是我叫她們撇下,都不會給她們開口扯謊的機會,上去便扯了她們的頭發按在地上抽嘴巴,怎麽解氣怎麽來。可你不是我,不是一個下堂的卑賤商婦,不用在乎自己的名聲!”

陶雅姝到底是聰明人,雖然方才氣憤得有些昏了頭,愣了愣,立刻明白楚琳瑯話裏的意思。

楚琳瑯和緩道:“人都是趨利避害的,那個節骨眼撇下你,不過是人之本能,又算得了什麽錯?你沒法去官府告她們治罪,更何況其中一人還是你的親姑姑。你要是非咬死了她們撇下你,如此不依不饒下去。那她們自然要嚷嚷著你當時被水匪勒住了脖子,按入了水中,讓她們施救不得。這樣的話若傳開,只有你這個做姑娘的吃虧,更何況你還不是普通人家的姑娘。你的名節,必須毫無瑕疵!”

陶雅姝緩緩坐在了椅子上,先是面無表情,接著便淒楚地笑了一下:“你說得對。我的確該是毫無瑕疵。四姑姑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她將說辭都圓好了,跟同船的幾位也串通好了。只說我落水,卻不提我被那水匪擒住……我若不給她臉,自然也要鬧得自己沒臉。”

說著這話時,陶雅姝的老毛病又犯了,開始下意識地摩挲著裙子上一道道沒有熨開的褶皺,痙攣而且用力。

楚琳瑯看著她的這些小動作甚是難受,上去一把握住了她的手,輕聲道:“你不提她們見死不救,她們自然也得維護你的名聲,不敢再提此事。做人不能只看眼前的兩三步,若是沒有絕對的實力,無畏的抗爭只會叫人笑話。天大的委屈暫且忍耐著,牢記心底。待得大鵬展翅時,那幾只小麻雀又算得了什麽?所謂論出對錯,不過是痛快自己的口舌,強行說服別人向你低頭而已。我們女孩家,生來不易,不論生在何等處境,都得先要保護好自己。你那個姑姑的心機……不簡單,你萬萬不可與她翻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