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不照鏡子

許多夏青雲熟識的商賈, 因為一門心思去北地,受了那走私硝石案子的牽連,耽誤了買賣行程。

有些好不容易到達北地, 許多走後門, 不合規範的路牌被查作廢,只能帶著貨船原地打道回府。

想要投機倒把的商賈, 因此傾家蕩產的大有人在。

夏青雲慶幸自己聽了大姑娘的話, 才免了這場傾家蕩產的浩劫,所以接下來該如何行事,他也是特意寫信問詢了琳瑯。

琳瑯回復說雨季快到了,西北的生意也賺得差不多了, 回京修整一下, 跑跑近途就好。

夏青雲便修整了船隊,帶了些琳瑯指定的西北特產往回趕。

楚琳瑯攏了攏賬, 她老家的兩間鋪子已經有買家詢價了, 只是價錢還不算到位, 可以緩緩再賣、等賣出去就可以湊足銀子買京城的商鋪子了。

跟那些沒指望的姻緣相比,能旺三代的鋪子可比男人靠譜多了!

聽到她想回老家交接鋪子買賣,司徒晟卻不同意, 只說如今水路不太平, 如果她想賣店鋪, 他可以請托戶部的官吏,給江口當地的縣丞寫信, 讓他作保代賣。

楚琳瑯聽了,並沒有應下。因為賣鋪子不是小事兒, 她是個天生的操心命, 若不親自到場總是覺得不能夠放心。

江口那個地方, 她實在也不太想回去,可她又是知道,自己必須得回去一趟。

母親給她的信裏雖然一貫地報平安,但她總是能在字裏行間,體會到母親受的委屈。

她原本想著等攢夠了錢,她就買宅子,將母親也接到京城了,可在這之前,她總得親眼看到母親才心安。

算算時間,女學是有夏休的,她打算趁著夏休時,回老家探親,順便正好賣鋪子。

如果順利,她還想接母親出來。

父親妻妾成群,並不差母親一個,若是有機會,說不定能說動父親放人。

如此有了念想,做事情也有奔頭。生意上的事情都排布開了,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學業了。

今日的女學,除了音律,還有一節講史的課,夫子依舊是那位廖夫子。

他雖然年過三十,但在眾多的夫子裏也算是年輕的,只是為人不修邊幅,發髻蓬亂,半長不短的胡須也經常亂翹。

楚琳瑯上課的時候偶爾會溜號,順帶觀察學堂裏每個人的微妙反應,上課無聊的時光就有趣多了。

譬如每次看見邋遢廖夫子時,別人還好,只那陶雅姝整個人似乎都定住了,身體微微後靠,呼吸都輕緩了許多,似乎生怕呼吸太深,嗅聞到邋遢夫子的氣息。

每次看陶雅姝上課強迫自己認真聽課,卻又一直僵著身體的樣子,楚琳瑯就會覺得陶小姐也怪可憐的。

她甚至臆想了一下,陶雅姝腦子最想幹的事情,恐怕就是將這夫子踹進熱水桶裏,再命幾個小廝剃幹凈他的胡子吧?

廖夫子不光能挑戰人眼珠的極限,今日講的內容也挑戰著學子們的認知極限。

今日他所講的乃是前朝皇後獨孤氏。講到許多史書認定她廢太子楊勇而改立楊廣,造成朝代短命覆滅,乃是“心非均一,擅寵移嫡”時,廖夫子卻並不認同。而是對她獨霸後宮的行為大加贊賞,只覺得歷史中這麽多的皇後裏,獨獨只有她做了皇後而沒有迷失本真自我。

這一點堅持本真實在比賢德還難能可貴。

這話一出,諸位女學生不由得面面相覷。

因為她們讀這段史時,史官們雖然肯定獨孤皇後的賢德,但是也痛批她善妒不容後宮女子,造成帝王子嗣單薄的致命錯處。

以至於最後,隋帝的那單薄的子嗣裏竟無一人有帝王才幹,再加上她參與了廢長立幼,幹涉朝政,更是禮法不容。

這等善妒不讓丈夫納妃的性子,放在男人編纂的史書上,如何能讓史官們忍?

以前的夫子們都是拿她做了反面例子。其實不用夫子們說,就是在許多大家的貴女們看來,善妒不許丈夫納妾,也是禮法不容的。若夫君是販夫走卒還好,可身為堂堂一國之君,受了婦人挾持,實在是不太像話。

可偏偏廖夫子反其道而行之,誇贊獨孤後乃是眾多賢後裏,不虛偽的第一人。

如此標新立異的說辭,讓這些女學生們聽得新鮮,再加上夫子言語幽默,時不時就有人噗嗤笑。

只不過有一人的眉頭卻緊緊皺起,那就是陶雅姝小姐。

有那麽幾次,當廖夫子語帶調侃地講述前朝愚忠的臣子,還有假作賢明的皇後時,陶小姐的身子微晃了幾下,欲言又止。

最後她還是忍不住趁著夫子講話的間歇說道:“廖夫子,可是正史上並不是這般記載的。”

廖夫子微微一笑,溫和開口道:“我講的也並非野史,只是根據不同史書文獻的記載,雜糅在一處,講給你們聽,至於內裏曲直,由得諸位小姐自辨。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只要大家能有收獲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