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愁嫁的周小妹(第2/3頁)

但有周娥皇有歷史上的前車之鑒,羅幼度還是管住了自己的第三條腿,並沒有付出行動。與周小妹相比,周娥皇在他心中顯然更為重要。

在周娥皇未首肯之前,羅幼度即便再有色心,也不會將這小妖精吃了。

周娥皇手拿著胡琴而出,周小妹也熱身完畢。

羅幼度高坐案首,看著下方的姐妹花,周娥皇清冷豐腴,周小妹熱情妖嬈,著實各有千秋。

周娥皇、周小妹心有靈犀的互望了一眼。

伴隨著胡琴柔和明亮的音調響起,周小妹的身形腰肢如楊柳般扭動而起。

周娥皇於音律一途的天賦確實過人,她最擅長的是琵琶,但對於其他樂器也是信手而來。

盛唐的開元天寶時期是華夏音樂最鼎盛的時候,宮廷樂舞教坊藝人多達數萬人,名家雲集,高手如林,李龜年、李永年、馬仙期、張野狐、賀懷智,莫不是各中翹楚,在華夏樂舞基礎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隨著唐末大動亂,武人崛起,諸多樂舞曲譜都為之損毀或者消亡。

而周娥皇卻能憑借自身對樂理超凡的認識,憑借損毀的曲譜,將曲譜補漏,令之再現世間。不只是《淩波曲》,還有極負盛名的《霓裳羽衣舞》、《雨霖鈴》,都經過周娥皇之手,重現世間。

確實音樂曲舞會讓人玩物喪志,但同時也是宣揚文化的最佳渠道。想要文化入侵一個國家,音樂跳舞是一條捷徑。

漢文化博大精深,方外之國如何接受得了?

但音樂舞蹈卻是不同,人類的審美很多地方都有一定的共同之處,美妙的樂舞不分國籍,哪怕聽不懂意思,也會覺得優美。

南海的東南亞諸國一直以來都受到天竺文化的影響,漢文化一直都很難攻破。最先打破僵局的並非恢弘的文化深度,而是簡單的音樂舞蹈以及漂亮的服飾。

就是這玩物喪志的精神文化,對著盛行於東南亞的天竺文化,發動一波又一波的沖擊,從而帶起了傳統的儒家文學的傳播。

同樣的效果不只是對於外,對內也有一定的效果。如嶺南、交趾、巴蜀諸蠻,他們甚至連自己的文字都沒有,還指望他們能夠理解漢文化?

美妙的音樂恰恰能夠搭建起一座座交流的橋梁。

周娥皇的音樂天賦對此也有一定的功勞。

羅幼度將目光落在了周小妹的身上,輕盈的舞態似空中浮雲又似晴蜒點水,真就如龍宮的仙女在波濤上飄來蕩去……

天賦異稟的周小妹好似無骨一般,極高極難的舞姿無不信手而來。

羅幼度看看姐姐,又看看妹妹,若是能左擁右抱,那當真不枉此生。

曲落舞停,意猶未盡。

周小妹抹去筆尖上的點點汗珠,帶著幾分獻寶的說道:“皇帝姊夫如何,小妹跳得怎樣?”

羅幼度撫掌贊嘆:“淩波微步,羅襪生塵,曹子建詩中的洛神如何,朕不知道,但想來也不過如此。”

周小妹心中竊喜,微微一拜。

周娥皇道:“小妹,你去將湘兒叫來,就說父皇來了。”

湘兒自然是大虞朝廷的庶長公主,現在已經五歲了,性子並不似周娥皇般恬靜,喜歡玩鬧,常去折賽花的院裏去跟哥哥弟弟們玩耍。

周小妹有些不情願,但也不敢明抗自己姐姐的意思,小嘟著嘴兒,慢悠悠地離去。

羅幼度見周娥皇支開小妹,知她有話與自己說。

待周小妹離去,周娥皇頗為動情的依偎上來,羅幼度配合地伸出手臂將之摟在了懷中。

周娥皇問道:“陛下覺得小妹如何?”

羅幼度心頭一顫,面不改色的道:“什麽如何?”

周娥皇急切道:“就是才貌品行。”

羅幼度帶著幾分心虛又有點點期待,回道:“自然是上上之人,小妹神采端靜,有才情,有樣貌,至於品行,也是極好的。”

最後一句話有些違心,但是周小妹為人並不跋扈霸道,也沒有欺淩下人的事例,只是對她這個姊夫心懷不軌而已,沒有幹什麽傷天害理的事情。

周娥皇一臉古怪難受,道:“妾也覺得小妹是極好的,才情樣貌,還有家室,又有陛下照拂。依照道理,應該不愁嫁才對。”

她帶著幾分不甘心的道:“可為何小妹嫁不出去?”

羅幼度有點不舒服,道:“這話怎麽講?”

周娥皇道:“父親他……去世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小妹。當時妾並不在身旁,是小妹與幾個忠仆送的終。父親的遺言就是希望小妹有一個好的歸宿,能夠無憂無慮的過此一生。這是父親最後的的意思,妾自然要做到。通過聖人姊姊,妾接觸了不少的人,但一聽為小妹說媒,無不找各種理由推諉。”

原來符清兒身為大虞皇後,沒事召見誥命夫人入宮,聊個家長裏短也是一種拉攏官員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