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閱兵,衛公風采(第2/3頁)

立刻便有人附和:“兄長放心,你的恩情,我杜正洪記下了。”

他年紀比趙匡義大得多,但這一聲兄長,毫無違和感,其他人亦是如此,紛紛感謝之余,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耶律必攝一路走到軍中校場,見周邊營壘層層疊疊,好似迷宮一樣,比之他們隨遇而安的駐地高明百倍,說道:“遜寧,你觀此營壘如何?”

耶律休哥對此亦不得不贊嘆一句,說道:“此營壘臣在李衛公的《李衛公兵法》中見過,記得是中卷裏《部伍營陣》中的安營之法,攻守兼之。趙監軍使果然博學,將之妙用一心。”

耶律必攝笑道:“遜寧一眼看出此營出處,亦毫不遜色。只是為何不見你使用?”

耶律休哥為人謙遜,此刻一臉肅穆道:“李衛公用兵如神,臣不敢妄用。”

其實是李靖軍事指揮水平遠超常人,他作戰的時候,將麾下兵卒細分為輕步兵、陌刀兵、跳蕩兵、奇兵、弓箭手、弩手、馬軍等等多個兵種。跳蕩兵為用來對付敵軍的主力突擊部隊。奇兵作為預備步兵,通常和騎兵混合編組,作為跳蕩兵的後備力量展開反擊等等,他將兵種的特長最大化,同時以互相配合支持,來彌補兵種的不足,形成一個完整的作戰團隊。

除此之外,他還為各軍設置了不同的陣法戰法,橫陣、六花陣、六花圓陣等等,將指揮玩成了一種藝術。

正常人根本就沒有辦法如臂使指的將這一套系統合理運用,哪怕是李靖的徒弟,大名鼎鼎的蘇定方。

能夠做到這點的,除了李靖,中國歷史上估計也就一個韓信。其他跟兩人一個級別的將帥,風格完全不同。

契丹在此之前,清一色的騎兵隊。

現在固然在羅幼度手上吃了虧,也特地訓練了步卒,但也沒有那麽多的花樣。

李靖留傳下來的很多東西,本就不是給正常人玩的。少了兵種的配合,更是沒戲。當然就算照搬一切,擁有相同的條件環境,也未必做得到。

真就有一樣的東西,是個人就能玩得轉,那人人都是軍神、兵仙了。

耶律休哥有自知之明,李靖的流傳在世的兵書他都看過,熟讀於胸,很多東西他只敢瞻仰,壓根不敢投入實戰。

不過他這種性格的人,不會在人前人後說人壞話,盡管他內心並不覺得趙匡義有李靖的統率能力,卻不會說出口。

耶律必攝卻以為耶律休哥是自認為不如趙匡義,帶著幾分安撫的說道:“遜寧莫要自我菲薄,你的能力,朕最清楚不過了。”

來到校場校台,伴隨著震耳的戰鼓聲。

趙匡義越眾而出,先對耶律必攝作揖道:“京州虎躍軍,請陛下檢閱。”

隨著他令旗一揮,五千兵卒列著整齊劃一的陣型入場。

他們清一色地持拿長槍,操練著槍陣地攻殺戰術。

隨著趙匡義的令旗舞動,虎躍軍開始變陣,時而六花陣,時而雁形陣,時而橫陣,時而豎陣,這些都是李靖兵法裏的陣型套路。

相比千百年前《六韜》、《吳子》和《孫臏兵法》等兵書中用爛的陣法,離他們這個時代最近的李靖所創的陣勢最適合他們這個時代。

近三百年裏,誰用兵比李靖更神?

趙匡義胸中豪情萬丈,大有李衛公在世的感覺。

李靖兵書裏記載的陣法當然不差,虎躍軍練習了三個月,早已形成了肌肉記憶,配合著戰鼓聲,真就有一種親臨戰場的感覺。

耶律必攝本就不精於兵事,給唬得一愣一愣。

耶律海裏默都有些傻眼。

耶律休哥亦頗為震撼,如果在戰場上遇到南朝軍的沖擊,還能維持這種陣勢的轉變,那這支虎躍軍真就是一支可稱勁旅的雄師。

京州軍除了虎躍,還有熊突、狼嘯、鷹疾、豹奔四軍,每軍人數在四五千上下不等。

趙匡義雖給戲稱為車神,但真實水平還是有的,指揮三五千人綽綽有余,上下將官面對耶律必攝這個皇帝的檢閱,也是人人賣力,表現得極好。

耶律必攝大感滿意,贊嘆道:“我朝善將兵者,匡義、遜寧是也。”

他擔心耶律休哥會有小情緒,還是將他加上了。

一場閱兵,讓耶律必攝大為震撼與滿意,心道:“若我契丹皮室軍人人皆學會如此陣仗,何懼南朝?”

他這時已經完全相信趙匡義的能力,動起了讓趙匡義訓練皮室軍的念頭。

不過耶律必攝也知道此事並不容易,趙匡義能力再強,亦是漢人,讓他訓練京州軍,自然沒有問題,可讓他站在契丹人、奚人身上指東道西,那就是另一種情況了。

耶律必攝也不敢草率行事,只能一點點的為趙匡義造勢,讓他先得到契丹內部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