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心細如發(第2/3頁)

兩名核心將官慘死,其他契丹騎兵鬥志大喪,哪裏還敢再戰,紛紛向四方潰逃。

楊業、梁崇贊與靜塞軍早已達成默契,並沒有深入追擊,只是稍微掃蕩了周邊,便準備撤退。

打遊擊戰最關鍵一點就是不能貪心,見好就收。

不過這一次有些意外。

楊業命人砍下耶律德裏的腦袋,自己去觀察了之前為契丹弓箭手射倒或是掉隊兵士的傷勢,看著面前的情況,對著梁崇贊道:“你去收集一些契丹人用的弓與他們的箭矢。”

他認真查看了中箭受傷兵士的傷口,眼中透著幾分肅然,腦海中想著交手的那一幕,若有所思。

他們並未在打掃戰場上浪費時間,只是依照楊業的命令收集了一些弓箭與箭矢,將戰場上無主的戰馬一並帶走,僅此而已。

就在他們離開的一刻鐘,周邊的契丹援兵抵達了戰場。

隨著夜幕的來臨,他們理所當然地失去了楊業的蹤跡。

楊業得勝之後,並未繼續在耶律沙的包圍圈裏繼續隱藏,而是前往已經抵達承德的羅幼度匯合。

當楊業抵達承德的時候,羅幼度正在與符彥卿、盧多遜、韓微聊到楊業。

“楊業以一軍之力,在漠南耀武揚威,與賊軍叢中來去自如,漲我軍威風,削敵人士氣,當真了得。”

面對羅幼度的感慨贊賞。

符彥卿亦道:“楊業此人用兵之靈活,大有昔年彭越風采。陛下有如此良將,可謂洪福齊天。”

他精於兵事,深知楊業這種風格的將領用得好,能夠勝過千軍萬馬。

盧多遜自是少不了一陣吹捧,“千裏馬常有,伯樂不常有。若非陛下,楊業哪有這般施展能力的空間機會?”

楊業此時求見,打斷了他們的交談。

羅幼度笑道:“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了。快,讓人將他請入帳中。”

楊業一身戎裝,風塵仆仆地走進大殿。

“見過陛下!末將盔甲在身,不便行大禮,望陛下恕罪。”

如他這樣忠義之人,士為知己者死。

羅幼度不計較他降將身份,委以重任,特地為他量身打造了一支靜塞軍。

這種恩情,楊業早已決定以性命報答。

羅幼度上前將楊業扶起,笑道:“朕已聽說愛卿事跡,以千人之眾,橫行於萬軍之中,予取予求,來去自如,還斬殺了耶律德裏。朕剛剛還說到愛卿,古之名將,亦不過如此……愛卿,辛苦了。”

楊業趕忙道謝,隨即說道:“陛下,此次與耶律德裏的一戰,末將有些發現。”

羅幼度揮了揮手,命人搬來凳子道:“坐下,慢慢說!”

楊業再次感謝,坐下以後,道:“末將之前遇到不少契丹騎軍,他們莫不是遠用弓箭,近則刀槍。憑借北地馬耐力優秀的特點,盡量不與我們正面短兵相交。若非我們中原馬爆發力強勁,很難在一箭之地追上他們。可在與耶律德裏他們對戰的時候,對方的部隊在一箭之地分為了前後兩隊,一隊維持沖鋒,近距離交戰,另外一隊停馬射擊。”

“他們人數不多,也就五百人上下。可只是第一輪,就讓我部五十余人失去了戰鬥力。”

羅幼度微微皺起了眉頭,聽懂了楊業話中的意思。

對方只是五百人,但若兩軍對壘,對方的人數上五千一萬,兵卒陣型密集,那他們造成的傷害就不只是五十余人了。

羅幼度道:“這是他們的新戰術?”

楊業頷首道:“臣是這麽認為的,一直以來,契丹的騎射對我們都不能造成多大的危害。想來,他們已經想到了應對之法。”

符彥卿道:“是弓?他們改良了馬弓?”

楊業說道:“不只是馬弓,還有箭矢,他們的箭矢特別的重。”

羅幼度忙問道:“可有樣本?”

楊業道:“臣收集了一些,就在帳外等候。”

羅幼度揮手讓將弓箭與箭雨呈上來。

弓箭一共三張,箭矢若幹。

羅幼度拿過一張遞給符彥卿,自己又拿了一張,在手上把玩。

弓箭與常見的馬弓大小相差無幾,入手也沒有多少重,只是弓身呈現反曲狀態。

反曲弓?

羅幼度腦海裏出現了一個名詞,他擺了一個架勢,用力後拉,頓時覺得雙手吃重,他定了定馬步,勉強將弓拉開,總算沒有丟臉。

他雖不善弓箭,但對於弓箭的忌諱卻是知道的,並沒有直接放空弦,用了最後一點余力,將弓弦回收。

許多電視小說,為了證明自己得了好弓,放空弦測試。

其實這是最愚蠢,最不符合實際的。

弓箭的結構是通過拉動弓弦帶動弓片,撒放的時候通過弓片回彈帶動弦上的箭飛出去,如果弦上沒有箭的話,弓片回彈的巨大力道就完全作用於弓的本身,有翻弓的危險,甚至會直接斷裂,對射空弦之人造成致命傷害。哪怕你的弓耐造,並無異常,也會嚴重損害弓箭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