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盛世景象

汴京!

畢士安再一次踏入這京畿之地,看著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胸中豪情萬丈:“我回來了!”

當年他受到王彥升的迫害,因禍得福,拜入竇禹鈞的門下學習。

羅幼度覆滅北漢之後,畢士安也結束了自己的學業,回到了自己的老家雲中,侍奉義母盡孝。

畢士安原本打算低調地在雲中沉澱京畿所學,待時機成熟,入京趕考。

不想世間之事,無法預料。

雲九州因契丹內部分裂,加深了與中原的關系。

畢士安文采斐然,在京畿之地,闖下了偌大名望。但在大同雲中,卻是一無名之輩。可隨著雙方深入往來,雲九州不少文人學子入京求學趕考,皆聽聞昔年汴京有一文采扛鼎之人叫畢士安,正是大同雲中人。

消息傳到雲中,畢士安名聲大噪。

此次朝廷特開恩科,雲九州也有資格名額。

只是雲九州文學氛圍不濃厚,人才有限,剛剛經過一次科舉已經掏了老底,拿不出像樣的人才。

耶律敵烈這些年同化的味道越來越濃,很在意自己的形象,總覺得此次聲勢浩大的恩科,不安排一些人才進京趕考,湊個熱鬧,很丟面子。

於是乎,他親自找到了畢士安,包了他進京的費用,讓他帶隊參加此次恩科。

畢士安本就在考慮什麽時候進京趕考合適,也就順水推舟,帶隊南下。

再次入京,汴京的人流量遠在昔年之上。

大街上南來北往的多了許多金發碧眼之輩……

他離開汴京的時候,中原朝廷並沒有打通西方商路,也沒有現今的氣象威勢,讓他頗為感慨。

“仁叟兄!”

畢士安聽到有人叫喚自己,定睛一看卻是自己在義塾中的同學以及在宋州結交的好友楊璞、韓丕、劉錫等人。

其中最顯眼的莫過於那個腰大膀圓有同窗之誼,如餓鬼投胎一般的張齊賢……

畢士安笑著一一上前見禮問好。

來到張齊賢面前,古怪的摸了摸他的大肚子道:“師亮兄,這都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在為兄看來,您這肚子裏裝的是大江大河……”

張齊賢沒好氣地拍開了他的手道:“這叫肚有乾坤,你懂什麽。”

幾人相互打笑,一並入得城中。

張齊賢說道:“仁叟兄先去拜會恩師,弟與狀元樓為兄接風洗塵。”

隨著天下安定,禮教也漸漸恢復。

尊師重道融入日常生活。

畢士安重回汴京,自然要先去與竇禹鈞打招呼。

狀元樓位於龍津橋附近,汴京近幾年新開的一棟酒樓。

畢士安看著面前熟悉的招牌,忍不住道:“這不就是聚遠樓嘛?”

張齊賢道:“就是聚遠樓,巨川兄高中前就住在這裏學習,高中以後,東家立刻以此為噱頭,改了狀元樓,至此生意欣榮,成為了四方考生匯聚之所。今日在此宴請仁叟兄,也是順這風氣,沾沾巨川兄的光。”

張齊賢口中的巨川兄叫索湘,是羅虞朝廷第一位狀元郎。

羅幼度深知宋朝冗官弊政,登基以後,嚴苛限制官員之間的相互舉薦,吸納人才的方式以科舉為主,對於科舉很是重視。

他知科舉進程,對隋唐科舉大加改革。

拋棄了唐朝狀元投書內定的風氣,除了沿用後周的糊名制度以外,還添加了宋朝的謄錄制度,卷子一律派專人抄錄,然後由試官審閱,將科舉正式拉進正軌。

也是因此,狀元的含金量直線上升。

作為新朝第一位狀元索湘居住學習的酒樓,理所當然的沾染了一些貴氣。

畢士安笑道:“原來如此……”

步入狀元樓,店內滿是談笑風生的士子,他們來至天南地北,聚在一處,或是暢談著人生,或是討論家國大事,或是談說經典。

偌大的酒店好似文人聚會一樣。

羅幼度在這方面很是開放,並不反對百姓討論時政。

莫說是這些讀書人,即便是地痞流氓吐槽幾句開封府管得嚴,都不會被問罪。

畢士安看著這濃郁的學習氛圍,大感意外,自己離去不過兩三年,汴京變化之大,讓他新奇,對於自己的未來更加充滿期待。

在這一個生機勃勃的朝廷為臣,何愁無法一展抱負。

一眾人坐定,畢士安聽到附近一座言語間居然在談他們家鄉的事情,不免回望過去,側耳細聽。

一個操著南方口音的學子說道:“陛下高瞻遠矚,以懷柔之法,拉攏耶律敵烈,讓雲九州的士人參加我朝科舉,收士人之心。要不了多久,雲九州必將歸附。叛賊石敬瑭出賣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將為陛下收回。”

畢士安眉間顯現一絲喜悅,雖說對方講得有些想當然,但這聽到自己的家鄉,回歸祖國的懷抱,心情還是充滿了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