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登基大典(第2/2頁)

戰鼓也在第一時間敲響!

潘美作為禦營司都指揮使,領著雄赳赳,氣昂昂的禦營司最先接受檢閱。

禦營司原本的最高長官是統軍,隨著羅幼度登基之後,這統軍之位就不能再用了。

禦營司都指揮使就成了最高長官。

潘美一身靚麗的明光鎧,配上威嚴恢弘的氣度,僅憑外貌就有一股令人心折的感覺。

在他身後是一色衣甲鮮明的兵士,他們身披鐵制劄甲,內裳統一為血一樣的紅色。

潘美高呼道:“禦營司下轄十軍,請陛下檢閱!”

禦營司一開始只有六軍,但後來擴充了舒元的散員,尊郭榮遺命,左右虎捷軍以及郭廷謂部以及水軍編入禦營司,也就成了十一軍。

至於水軍,主力皆在長江附近,無法參加此次閱兵,故只有十營。

禦營司或許實力不及殿前司,但精氣神絕對是禁軍三司中最旺盛的。

數以萬計的兵士,齊聲高呼:“請陛下檢閱!”

山呼海嘯的呐喊,將戰鼓聲都掩蓋了下去。

周邊使節見狀,人人驚駭。

他們不是湊不齊萬余兵士,但這種統一制式,統一步調的兵士,他們無論如何都無法做到。

羅幼度在城樓上大手一揮,禦營司的將士高舉兵器,呼喝了三聲:“大虞萬勝,陛下萬勝!”

帶著山呼海嘯之音,從大慶門前而過。

張瓊龍衛軍。

張瓊不在是一身縫縫補補祖傳破甲,而是塗抹著金漆的山文甲,將肥碩的身軀完全包裹,眼神炙熱的看著上首,身後步騎整齊列隊,悉數一字排開,氣焰尤為雄壯。

黨進的龍驤軍,一色鎖子甲,人馬安安靜靜的無聲而立。

盡管戰馬顏色參差不一,但毫不折損軍隊威勢,掩蓋不了兵士身上展露出的那股自信。

在龍衛軍、龍驤軍之後是常思德的天威軍。

……

一支支勁旅從殿前經過。

禦營司起頭,侍衛親軍司居中……

殿前司作為壓軸出場……

殿前司依舊是裝備最精良,戰鬥力最可怕的勁旅。

他們一色的黑甲黑裳,好似死神一般。

殿前司都是從老兵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兵士,老兵身上的煞氣匯聚成軍,令人望而生畏。

周邊的使者都有些麻木了。

他們以為禦營司已經足夠可怕,沒想到後面還有與之相差無幾的侍衛親軍司。

想著應該要結束了吧!

又來了更加嚇人的殿前司。

……

涼州豪強潘羅支、賀智瑤互望一眼,看著彼此眼中的震撼,皆讀懂了彼此的意思。

他們鬧歸鬧,鬥歸鬥,別拿中原開玩笑。

李處耘這個使者就是太上皇帝,將他供著,不能得罪。

給了中原入侵的借口,就這軍勢?

他們拿頭來對抗?

難怪能夠戰勝契丹,覆滅北漢!

與中原有過交戰的西蜀、南唐,面如土色。

中原的軍力已經強盛至此了?

武平的使者更是慌張……

中原已經透露要滅南漢之意。

這滅南漢,必然要走他們荊南。

讓不讓路過是荊南當前最頭疼的問題。

看著中原如此軍勢,荊南使者已經拿定了主意,返回之後,立刻勸周行逢讓中原兵馬過境。

假道伐虢又如何?

真以為不假道就滅不了?

躺平了就算滅了,至少還有搏個富貴,不躺平強撐十天半個月,有什麽意義?

看著諸使者的表情,羅幼度便知,自己目的達到了,接下來就讓議事廳去與他們商議絲路的安全問題。

羅幼度盡管知道海上的絲綢之路更為便捷,但路上的絲綢之路他並不想放棄。

絲綢之路是連接西方的樞紐。

羅幼度並不願意放棄對西域的控制。

海上絲綢之路要抓,路上的絲綢之路一樣要搞。

看著時近黃昏,羅幼度遺憾地道:“恨夜色將至,我朝還有半數禁軍未能參加檢閱。”

周邊使者已經不知如何應話了。

接下來羅幼度又在升平樓宴請了四方使者,為今日的大典劃下帷幕。

宴席中羅幼度明顯感覺到殿中使者心事重重。

他們不少人提前來汴京,就是想見一下中原王朝的真實情況。

但這些天的所見所聞,遠不如今日的閱兵更加實在……

盡管他們明白,這是中原天子有意讓他們見識一下中原兵勢。

這些都是事先準備的。

但那又如何?

給他們十年時間準備,他們也做不到今日一般的威勢。

能夠做到這一點,已經是相當可怕了。

中原王朝,至今日起,邁入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