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立於不敗之地

幽州城外。

“動作利索一點,十天,只給你們十天時間,將軍寨給我立起來。”

羅幼度巡視著四門,有些不滿工程進度,大聲督促著兵士加快進程,不能丟了咱自身基建狂魔的臉。

身為華夏兒郎……

不對!

身為老祖宗,得給後世立個完美的榜樣。

來到城北。

城北的進度最讓羅幼度滿意,起寨的速度居然比他當前處的南營,還要快上三分,質量也沒有半點落下。

果然不愧是專門負責修築防禦工事的,水平跟他們這種半路出家的不一樣。

“招討使!”

得知羅幼度前來巡視,負責布防北營的韓通快步迎了上來。

這位郭榮內定的未來侍衛親軍司的馬步軍指揮使是一個魁梧的大胖子。一臉的絡腮胡子,長得甚為雄壯。

據說早年也是一位沖鋒陷陣的猛士,只是後來幹起了修築防線的任務。這一幹就是五年,有些疏於習武,開始發福了。

羅幼度也迎了上去,說道:“步帥營壘構建之嚴謹,讓人嘆為觀止。”

韓通多次與郭榮深談,對於大周天子對未來布局也猜到一二。盡管與羅幼度之前從未有過往來,卻也透著親和友善之意。

“跟招討使的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相比,在下這些不過是雕蟲小技而已。”

兩人相互吹捧了一波。

韓通領著羅幼度巡視了一邊軍寨,說道:“冒昧地問一句,招討使這般布置,不只是為了圍點打援吧。”

羅幼度笑道:“如果我說單純的防守,步帥可信?”

這幽州城兵源不足,在大周諸將眼中,轉瞬可下。

但羅幼度卻不急著制作攻城器械,而是勞師動眾地修築軍寨,弄防禦工事。

以至於很多人都覺得羅幼度這裏是故伎重施,打算以圍點打援的方式來對付契丹援兵。

對於這種傳言,羅幼度並未解釋,只是順其自然。

韓通堅定地頷首道:“在下相信。某這些年一直在研究如何防禦契丹入侵,對防守這方面自問有些心得。如果只是圍點打援,當不至於如此修建軍寨。”

羅幼度贊嘆道:“知我者,韓步帥也!”

這謀劃幽州之戰,羅幼度不止細細研究郭榮北伐時,兵不血刃克三關取四州的原因,還認真地研究了趙匡義為什麽幽州城下大敗,上演驢車漂移的原因。

配合符彥卿留給他的心得,羅幼度發現現階段跟契丹作戰,最好的方法就是防守,不是進攻。

這不是打不打得過的問題,而是對方根本就不會跟你決戰的問題。

歷史上契丹在與宋朝簽訂檀淵之盟之前,與中原是水火不容的勁敵,不管是五代十國,還是宋朝,彼此征戰不斷。

有一個極為普遍的現象,除了個別特殊情況,契丹軍的戰敗,大多都是小敗,很少傷筋動骨。可取勝,往往都是大勝,將中原殺得一潰千裏。

還有很多戰役,都是中原先勝而後敗。

高粱河之戰就是如此,盡管趙匡義騷操作逆天,先是說話不算數,拒絕發放攻取晉陽的賞錢,搞得軍心渙散。又以為奇襲,長途奔襲攻打幽州。

在種種不利的情況之下,宋軍依舊迎來了天胡的開局。

宋軍將士憑借強大的戰鬥力,將契丹打的是落花流水。

幽州境內各種心在中原的將官刺史紛紛歸順。

可契丹在大劣勢下,只用了一次奇襲,就逆轉了局勢,力挽狂瀾。

趙匡義絕對要負主要責任。

他最大的問題是打得太急,太想證明自己,想要建立蓋世武勛效仿郭榮的高平之戰,來震懾武臣,證明自己比兄長趙匡胤更加厲害。

只是他沒有那實力,只注重進攻,而不注重防守。

耶律休哥一次夜襲,直接幹到了趙匡義的指揮部,一箭射中了趙匡義的屁股。

說明什麽?

絕對不是契丹人有多麽多麽厲害,殺穿了宋軍軍營,打到了宋軍皇帝的禦帳。

就是不注重防守,給耶律休哥這樣的名將抓到了破綻,送了一波經驗。

有了這個前車之鑒,羅幼度的想法就很簡單了。

就如兵法裏說的,先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再來尋求克敵制勝的方式。

契丹騎兵最大的弱點就是打不了攻堅。

騎兵上不了城墻,也破不了營寨。

幽州城就是刀板上的肉,已經到了嘴邊,不急著吃。

先將營寨立起來再說,想要救援幽州,那就得下馬來攻軍寨。

同時大周諸將想要去浪也可以,哪怕戰敗了打輸了,往營寨一跑,便能兜底,將損失減至最小。

這種打法唯一的弱點就是後勤問題。

畢竟河北境內一馬平川,契丹的騎兵囂張一點的,甚至可以直接跑到黃河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