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造勢(第2/2頁)

最後翻箱倒櫃搜刮了一遍手頭積攢的銀子,他倆一共拿出320兩,打算全部送到龍城郡給衛三娶親用。

孟氏從中拿出些銀子給關紅芹買了一套京城裏最新樣式的頭面,上回在京城跟關紅芹打了個照面,見她通身佩戴的珠寶首飾不多,看來未必喜歡這些東西,但孟氏想著女孩子該有的還是要有的,說不定日後就轉性喜歡上了呢。

只等衛景平問好了路子,就托人送去龍城郡。

跟他二哥說了大半夜話,衛景平晚上沒睡多久,次日去戶部點卯時腳步都有點飄。

好在戶部這兩日沒什麽事,也就是修繕銀子批下來了,都在上報要采買的東西,這些瑣事由張永昌和段鳳洲管著,由著衛景平心不在焉混日子。

放了衙顧世安胡子拉碴地來找他,把寫好的奏疏草稿拿給衛景平過目把關:“你瞧瞧我有沒有把那些數據羅列清楚。”

衛景平掂著厚厚的關於記裏馬車的草稿,心道這也不知是老顧熬了幾個通宵寫成的,於是埋頭細細地看起來,自己啟蒙夫子的文章辭藻沒得挑,只是有幾處計算不明的,他指出來之後顧世安一一圈出來更正,定稿了。

在下筆寫這份奏疏之前,衛景平和顧世安一致首選後世的出租車模式,就是史書中記載的漢代的記裏鼓車的運營辦法,按照裏數收費,他們的想法是先投放記裏馬車看看京城市場的需求,運營一陣子再搞大事,思量能不能把公交系統逐步建立起來。

因此這份奏疏這種寫的就是記裏馬車。

定稿後,顧世安連夜謄寫,次日拿給工部尚書陳家川後,老大人花了一天的功夫,直到深夜時分才看完,他一會兒拍案一會兒抹眼淚,好路子啊,工部時來運轉要翻身了,當夜就去找了工部擅長機械機關的員外郎董柯,參照著鄭木匠老爹的記裏鼓車的模型,另外改進、制作了一輛記裏馬車的出來。

拿到模型的那天,陳家川差點連夜進宮面聖。

好在陳夫人提醒他說這會兒進宮,等看見傳話的太監也該上朝了,他這才作罷。

陳家川坐在書房裏熬到四更天末,急急套馬車往皇宮門口等著上朝,看見其他陸續到來的同僚,他下意識地挺直了腰杆。

“這老家夥昨晚吃藥了?”左丞相鄒永和禮部尚書溫彌最先發現陳家川的不一樣,二人低聲嘀咕。

平日工部尚書陳家川都盡量避免自己的存在感的,怎麽感覺今日哪兒哪兒都有他啊。

難道說工部要來撈什麽大工程了。

比如雲驍帝要修個宮殿,或者要建他的皇陵了?

戶部尚書梅清敏瑟瑟發抖,工部一開工,戶部就得出錢呀。好不容易才從榷酒曲令裏頭收了幾十萬兩銀子,還沒捂熱呢,難道被工部惦記上了?

梅清敏不高興。

幾人打定主意,待會兒不管工部尚書陳家川在朝堂上說什麽,他們一律跟他唱反調,絕不能讓他得逞,拿到大工程花銀子如流水。

捧了那麽厚一本奏疏,不是攛掇皇帝大興土木修建宮殿享樂就是提醒該建寢陵了,哼,諂媚。

六部之中余下五個衙門的老頭子很氣憤,也很緊張。

等大門一開,太監雞叫般的嗓子來喊他們上朝的時候,陳家川雄赳赳地上了台階,步履不再是以往的老態龍鐘了。

眾公卿:“……阿嚏。”

今日還來得及告病假在家不上早朝嗎。

連禦史台的禦史們瞥著陳家川手上拿的那麽厚的奏疏有些犯難,罵人的草稿沒打,誰擅長臨時發揮罵功的,趕緊來個人。

雲驍帝前幾日才批了戶部來要的修繕銀子,一上朝低頭一瞥瞧見工部尚書陳家川懷裏抱了那麽厚一個奏折,心道:壞了,工部也來要修繕銀子了。

工部好多都是做工程的出身,算得仔細,你看這一筆一筆都給朕算好了呀,朕根本沒有不批的理由,於是提了提身上玄色的龍袍,想著一會兒提前退朝,絕對不給陳家川逮住上奏的理由,能拖幾日是幾日,誰不想多捂一捂手裏的銀子呢。

於是等群臣三呼萬歲之後,他清了清嗓子道:“朕昨夜有些頭暈,眾愛卿撿要緊的奏上來。”

那些朝他要銀子什麽的,就免開尊口吧。

雲驍帝話音一落,工部尚書陳家川就昂首挺胸地上前一步開口說道:“陛下,工部這兩日依據文獻記載,仿造漢代的記裏鼓車,造出了一輛記裏馬車,”他微微輕咳:“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