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99字的題目(第2/2頁)

這一句是破題吧,這是正破,上來就以天地為主,說山水草木野獸魚龍等等都是由天地孕育生發的緊扣題目之中的“萬物覆焉”“萬物載焉”“寶藏興焉”“貨財殖焉”,全由一句“究天地生物之盛”提出來了,後來他高中舉人,拜了名師之後,才知道嶽正開的這種寫法叫做“繳歸法”,用一句話講題目的大意和內容囊括概述了出來,非常簡潔醒目且明確。

衛景平重新一字一字寫下來,再次默默印在心頭。

承題用的是一句“夫天地之道,一誠而已矣,生物之功,寧不各極其盛哉。!《中庸》即之以明無息之功用至此。”

又抓住至誠之功用同乎天地這一主題進行強調闡述,這麽一來,99個字看似復雜無從下手的題目就變得簡單多了。

“嶽正嶽大人寫文的開篇布局之精妙,我學不會。“傅寧嘆道。

衛景平一個現代人的靈魂,在讀到這篇時也被深深地震撼了,竟全然忽略了“之乎者也”的酸腐味,也贊嘆道:“這篇八股文寫得品格之高,法度之密,我等不及半分,唯有仰望的份了。”

其下的起講也是一句話,繼續就破題進行題意的發揮,“‘若曰:‘論聖人,固全乎天道;觀天地,則見乎聖人。’”。

起講看似簡樸,實則很好地引出了下文。

縱觀全篇,這真是一句神來之筆。寥寥不到二十個字就做到了說理理正,立意意高,遣詞詞古,挑不出一點瑕疵。

正文以四股議論天地與山水草木、獸鳥龍魚之關系,後世說他開創了八股文寫作的變換蟬聯之法,最後的收結短小精悍,縱觀全文沒有一個句話能刪,沒有一個字能減,簡樸又理論足,體方而意圓,看之平淡,實則整篇文章渾然天成。

“這是八股文的天花板之一了吧。”衛景平感慨道,另外一篇叫他佩服的就是宋代呂蒙正的《寒窯賦》了。

“能超過他的八股文不多。”傅寧也說道。

衛景平用正楷規規矩矩又謄寫了一遍,把起講部分“論聖人,固全乎天道,觀天地,則見乎聖人。”這句這著重標劃出來再三默念,又和傅寧說了些其他方面的話題,今天的功課先告一段落了。

……

上林縣縣衙之內熙熙攘攘地擠滿了本地的武官、文人士子、鄉紳族長,縣太爺武念恩端坐在“天理國法人情”的顯眼匾額下的太師椅上,他撣了撣補子上的仙鶴腦袋:“咱們上林縣被人一折子告到戶部去了,說咱們縣內士農工商流民乞丐雜居,彈劾本縣沒有核實縣內居住人員的身份文牒,要給本縣扣一個藐視國法的罪名,哼,沒想到咱們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也能入他們的眼,朝廷這幫言官都閑到什麽地步了……”

陳校尉挑頭道:“咱們上林縣的螞蟻都有名有姓都跟我認識,要什麽身份文牒?”

眾人哈哈大笑,你一言我一句說著這事。

武念恩拱了拱手:“諸位鄉親,要是咱們沒這事,你們就幫本縣摁個手印,本縣這就遞折子上去陳情。”

眾人都道:“好,太爺只管出折子,咱們這就摁手印讓太爺去訴冤。”

……

大年初十二,京城杜家。

一個穿夾棉藍色直領對襟褙子的婆子滿臉喜氣地打開大門:“快去通報一聲,就說老夫人回來了。”

她話音一落,有丫鬟一路小跑去後院報信。

裏頭的夫人一身桃紅斜襟短襖,正在給懷裏的小丫頭整頭上的垂鬟髻:“溪兒啊,都說女孩子衣食華貴拔高心志,詩書文典升華才氣,你是大姑娘了,以後不要跟著茹姐兒帶珠花了,娘給你打了幾支好看的簪子,瞧瞧喜不喜歡?”

小丫頭撲閃著明亮的雙瞳:“可是外祖父說‘審度量,節衣服①’,時常教導我簡素,那我到底該聽誰的?

“夫人,”丫鬟挑珠簾進來,回道:“老夫人回來了。”

年前杜老夫人去九華山為仙逝的杜老太爺打醮祈福,原本打算臘月初回來的,誰知道身子不爽利,又碰上冰雪天氣,只好就近回原籍池州住了三兩個月,一直到過了年才回到京城。

作者有話說:

①出自《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