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作詩(第3/4頁)

姚春山抹了一把眼淚,遲緩地找了張紙,提筆在畫像右下角寫了兩個小小的字姚溪。

果然是“姚溪”,衛景平猜的沒錯。

因為想起小孫女姚溪情緒起伏過大,後來姚春山的腦子又亂了,說不出一句半句清晰的話來,問多了就胡說一氣,也聽不出來他在說什麽。

許久,等他平靜下來之後便去煎藥喝,衛景平不敢再多問,趕緊告辭回去。

一到家,便叫劉婆子把院子裏的鷹糞收集起來,拿盒子裝起來,又和衛二衛三借了點銀子,加上他的零用錢一塊兒送到延壽堂去了。

鷹shi白這味中藥用起來有些講究,晁大夫過目了那些鷹糞,搖頭皺眉道:“不行,不行。”

這味藥采集的時候是有講究的,必須要落在草上半風幹的才行,落在土裏的,摻了土的就不能入藥了。

衛景平趕忙拿出最大的誠意:“晁大夫您別著急,我這就叫人每日白日裏把金雕給您送來。”

早該把金燦燦撒出去賺銀子了。

晁大夫這才稍顯滿意地哼了聲:“他那病,最起碼得瞧上個一年半載的。”

不算他的出診金,前前後後吃藥也得花五六十兩銀子。

“您看著治就是,”衛景平說道:“銀子和金雕都不會少您的。”

他想:免去了每次出診十兩銀子的診金,一點一點往外掏銀子買藥材總是容易點兒的。

……

一個多月平靜無事。

眨眼到了金秋八月,暑熱一去,秋高氣爽,中秋節近了。

白鷺書院貼出告示,從八月十二開始,到初十七開學,整整放五天的假,讓學生們回家過八月十五中秋節。

太爺武念恩因為愛子武雙白在白鷺書院念書,到了中秋節前一日,叫人送了兩簍子螃蟹來,說是請白鷺書院的師生們結伴出去飲酒吃螃蟹,吟詩作對好好玩一玩的。

“衛兄,白鷺書院的傳統,八月十二咱們去後山吃蟹喝桂花酒,你來嗎?”放學的時候,傅寧邀請衛景平道。

“來吧。”武雙白搓搓手,一臉誠摯:“我請大家吃大螃蟹。”

他比劃了一下,一只螃蟹有半斤多那麽大個兒。

顧思炎更是手舞足蹈,圍著衛景平轉圈圈:“來嘛來嘛。”

“思炎你能不能停下來一會兒,”傅寧無語地看著顧思炎:“我眼暈。”

自從顧思炎來了白鷺書院,他一會兒要看宋玉臨每日通身光鮮跟個花孔雀似的在等著蒙童們擁戴追隨,一會兒要看顧思炎上房揭瓦被先生們追著罵,天天眼暈得不行。

偏顧思炎轉得飛快起來:“傅寧,你哪天不說眼暈,千萬早點去請個大夫瞧瞧,不要‘諱疾忌醫’。”

他剛念了諱疾忌醫的典故,要拿出來用一用顯擺一下子。

“要你管,”傅寧白了他一眼:“我看你才該去治治‘言三語四’的毛病。”

“哎,‘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①’,我是白操心。”顧思炎小小地心疼了一把自己,心道,媽的姓傅的不可理喻。

傅寧比他的嘆氣還悠長:“我是‘對牛彈琴,牛不入耳。②’呀。”

好嘛,二人鬥上了。

彼時衛景平及一眾蒙童們才發現,顧餅圈這天天被夫子攆著揍的玩意兒不是個草包,肚子裏面還是有幾兩墨水的嘛。

宋玉臨在一旁冷然道:“‘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③’,呵呵,說正事了說正事了。”

一個“對牛彈琴不可理喻”被他們換著花樣大吵幾個回合。

……

衛景平:“好卷!”

這幫孩子吵個架都能把典故當沙土一樣往外揚,《莊子》都上了,可見卷成啥樣了,他得怎樣努力才能追得上他們呢。

“衛四,你還沒說去不去呢,”潘逍馬上問衛景平,他還沒來得及答話,一旁的宋玉臨不滿地哼了聲,在等著衛景平拒絕:“衛四不還要去繁樓送餐嗎?他忙著呢。”

“自然是要去的。”衛景平當作沒看見那個人,想了一想,應下了他。

上學就是社會化的過程,有和大家夥兒一塊兒出遊的機會,他為什麽要拒絕呢。

說完,他邁著輕快的腳步走了,留下宋玉臨在背後鼓眼睛:“哼,我說了……”早晚會把衛景平趕出白鷺書院。

可他已經知道沒有做到的事情不能宣之於口,趕緊把後面的話壓了下去。

自從衛景平來了白鷺書院之後,蒙童們再也不圍著宋玉臨打轉,自然也不會慣著他的壞毛病,紛紛沒耐心地看了他一眼,散了。

把宋玉臨氣得幾乎打跌。

不過似乎除了風,並沒有人去安慰他,在乎他的情緒。

到了八月初十二那天,衛景平換了身衣裳,戴著竹青色頭巾,和傅寧結伴去了後山。到了之後簡單一分工,潘逍生了火,去架上大鍋和篦子,武雙白在掐紫蘇葉,衛景平調了生姜和醋汁,只等螃蟹一出鍋就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