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末路(第2/2頁)

未知往往是最可怕的,好在就是這天夜裏,劉元禮的信使到了。

那是一個傷痕累累的士卒,身上的傷口裏還掛著許多的石子與樹枝。

“居庸關……拿下了?”

“昨夜拿下了!大帥派末將前來報信,但末將才出城,便遇到元軍在前方,只好從山間繞過來。”

李瑕發了會呆,松了一口氣。

劉五郎一向穩妥,這次也沒有辜負他的信任。

把這種將關鍵戰役交給將領且對方辦妥了的感受李瑕還有些不習慣,但確實很輕松。

那看這形勢,已經包圍忽必烈了。

……

“為什麽?”

那木罕望著居庸關,喃喃自語道:“為什麽唐軍會這麽做?”

“為什麽你能以為唐軍不會這麽做?”

背後忽然響起了喝問,那木罕轉過頭,見來的是忽必烈,不由嚇了一跳。

“父汗,我……”

“說。”

“我是覺得,李瑕這是在逼我們與他死戰,用漢人的話說兔子急了還會咬人。”

“還來得及嗎?現在你終於想起要死戰了?”忽必烈一步步上前,“之前本汗命你死戰,你卻在做什麽?”

“啪!”

兩句話問完,忽必烈已一巴掌打在那木罕臉上。

那木罕捂著臉摔在地上,嚇得顫抖不已。

“父汗,你聽我說,兀古帶軍中太多漢軍了……”

“交出金虎符。”

忽必烈伸出手,冷冷看著那木罕,直到那枚金虎符被遞在他手裏。

而他已經不知道還能再將它交給誰了。

大蒙古國走到今日,名將找不出、信得過的人也找不出。

“帶下去。”

有士卒上前將那木罕拖了下去。

忽必烈卻沒走,獨自站在黑暗中,顯得有些孤獨。

剛才,那木罕的話讓他意識到一個問題——他很清楚李瑕的野心不止是恢復中原,而是要吞並整個大蒙古國。但原來有這麽多人都不知道,以為只要逃到草原就可以了,所以才會大敗。

李瑕既然有這樣的野心,又怎麽可能放他回到草原?

形勢已非個人之力能挽回了,忽必烈再次感到無能為力的憤怒。

不該如此的,他是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子孫……

……

次日已是十一月初五。

天光才亮,西北方向便響起了陣陣號鼓。

“陛下,元軍攻過來了。”

李瑕聽到消息,直接往高處登去,親眼確認了一下。

元軍確實是向這裏攻過來了。

忽必烈沒有攻居庸關,而是選擇反攻唐軍。

此時元軍已僅剩不到五萬人,而唐軍有十余萬兵馬堵在這片戰場。

在李瑕看來,忽必烈已經必然要敗了,現在只是在選擇如何敗。

若再試圖搶回居庸關,沒帶攻城器械的元軍幾乎已沒可能成功,只會白白毀了一世英名。

還不如飛蛾撲火。

“告訴各個將領,攻心為上。元軍時退時戰,已經提不起戰意了。”

“喏。”

“霍小蓮,你來掠陣,別讓忽必烈喬裝逃出戰場了。”

“喏……”

李瑕很耐心地把一樁樁命令吩咐下去。

末了,他閉上眼,離開人群,找了一顆樹倚著,就那麽坐在雪地上。

抗蒙十多年了,他從來沒有說過累。

但今天把該做的都做了,疲憊感卻是忽然泛了上來。

“忽必烈,你就死在今天吧。朕想忙忙別的事了。”

就在這片戰場上,有十余萬人還在奔忙,為了李瑕統一四海、開疆擴土的抱負。

但他們又不僅是為了李瑕,因為那也是他們的抱負……

……

軍都山上的樹叢中,一道身影動了一下。

僥幸逃得性命的努桑哈探出頭來,眼神已經呆滯。

他的傷口已經潰爛,寒冷、饑餓也給他帶來了痛苦。

他感到難以承受,幾次覺得就這樣死掉算了,只是回家見額吉的念頭還在支撐著他活下去。

從樹從中探出頭向遠處的戰場上望去,他看到了元軍已陷在了唐軍的包圍之中,且有越來越多的人叛逃。

忽然,他腦海裏浮出了一句話。

——“殺了忽必烈,結束這場戰爭。”

努桑哈茫然站了一會兒,邁開了腳,往那還在混戰的戰場走去。

他已經受夠了,他要結束這場戰爭。

鐵蹄彎刀帶來的征服與屠殺不屬於他這一代,他開始想要新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