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退路(第2/3頁)

兀古帶還在緊急調動,才有探馬趕了過來,稟報了東、北兩邊戰場發生的情況。

“他們要退回草原?可大汗還沒有下令?”

“大王,他們沒有得到大汗的命令,就是潰敗了。我們怎麽辦?”

兀古帶的反應不像別的蒙古宗王,而是第一時間陷入了沉默。

他的祖父闊列堅在草原上沒有封地,他的父親隨侍忽必烈才有了河間王的王位。

如今他麾下的兵馬中,將帥雖然都是蒙古人,但很多士卒、民壯都是就地征發的。

這些人不像是乃顏從遼東帶來的、那木罕從哈拉和林帶回的騎兵,這些人聽到大軍要回草原的呼喊,只會茫然失措。

“怎麽辦?”

正在此時,前方的戰線處已經出現了動亂。

那木罕的士卒中已經有人在喊叫著。

“退回草原,居庸關沒有丟!”

這種呼喊開始傳開來,接著像是瘟疫般傳染到了兀古帶的軍中。

漸漸地,有漢軍開始驚慌失措。

“他們退了!他們要回草原了……”

甚至於,唐軍也在對著元軍喊叫道:“蒙元要退出中原了!失去了牛羊的牧民們,你們跟到草原上只會被當成驅口!”

“不想當驅口的可以留下來,現在投降有田耕種,投降吧。”

“投降吧,留在中原!”

“……”

兀古帶立刻派人去安撫軍心,然而士氣潰散的速度太快了,快得遠超他的想像。

很快,西面戰場上元軍大亂。

如同那木罕所言,局勢已經失去了控制。

元軍已經無法再為忽必烈去實現那個偉大的抱負。

在有了退路的情況下,他們不會為了別人的抱負去血戰、拋棄性命……

……

“陛下,左翼已擊退了元軍。”

“追,別讓忽必烈組織起反攻。”李瑕吩咐完了,轉身又問道:“張弘道是否傳戰報來了?”

“來了!”

便見遠處有快馬從東北方向趕來,正是張弘道的信使。

“陛下,移相哥向居庸關方向撤了。”

“這邊的戰報傳過去了。”李瑕道:“告訴張弘道,移相哥想與忽必烈匯合,盡快追上去。”

“喏。”

李瑕又沉思了一會,臉色顯得凝重起來。

元軍有草原這個退路,那就必然不可能死戰,今日的結果是早就預料到的。

李瑕認為,忽必烈最好的選擇反而是退回草原之後年年打草谷,他最不希望的就是往後還要長年累月地去應付這種事。

以乃顏為突破口是擊敗元軍的最快辦法,但殺傷還不夠。

這次最重要的戰略目的是留住忽必烈。

那麽接下來重要的有兩件事,一是逼迫元軍繼續逃,不給元軍反攻的機會;二是劉元禮需要盡快拿下居庸關,把元軍主力圍堵在關內。

但李瑕現在還沒得到劉元禮的消息。

就像是已經把螃蟹逼進簍子裏,只看蓋子能不能合上。

所有計劃實施到了最後一步,等著看結果。

到居庸關就知道了。

……

從團河戰場到居庸關不到兩百裏路,努桑哈從下午奔到夜裏,又從夜裏奔到天亮。

他不知道自己奔了多遠,到了黎明前,見有逃兵停下來了,他便跟著勒住戰馬,也不敢點火,縮在一棵樹下休息。

睡不著,也不敢睡,他只敢閉上眼稍微養神了一會。

“怎麽了?怎麽停下來?”

“唐軍沒有追上來,歇一會吧。”

周圍開始傳來了議論聲,潰兵們的聲音還是顯得慌張。

最後,有人道:“他們說,看看居庸關是不是真的還在。”

“還在嗎?”

“不知道,天亮了看看……”

努桑哈聽到這些,覺得有道理,於是默默站起身來,跟在他們後面。

又等了一會,越來越多的逃兵趕到,雖然沒有大將在,但他們的情緒已經平復下來。

忽必烈的主力則是還沒到,或是在後面;或是還在打仗;或是已經被包圍了……

天漸漸亮了。

他們結伴往前,出了樹林。

前方是軍都山,地勢越來越高,風雪將把山形掩藏在白茫茫之中,什麽都看不清。

奇怪的是,路上並沒有守衛,不論是元軍或是唐軍。

他們只好越走越近,直到能夠看到居庸關長城的輪廓。

努桑哈來時想的是漢人能修築了這樣雄偉的長城為何還會被蒙古人打得如此淒慘。

現在他卻只想快點離開這個可怕的地方。

城頭的大旗還掩在雪中,他眯著眼盯著那個方向往前走。

忽然,“噗”的一聲,有士卒被箭矢射中,栽倒在地。

努桑哈大驚,心道居庸關已經落入唐軍之手了。

都來不及驚呼,他下意識便要轉身就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