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寒食(第2/2頁)

“唐蕃古道……將這種商路打通了,吐蕃歸附的意義才顯出來……”

她的臉幾乎已貼到了紙上,在紙墨中尋著一個個古榷地的方位,心頭驀地浮上了一個念頭。

“西寧州?”

正在此時,街邊的院落裏忽然有吟詩聲傳了出來。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這是在長安,又恰逢寒食節,這詩也算應景。

可嚴雲雲聽了,卻是皺起眉,眼中浮出慍怒之色。

她轉頭看去,果然見院墻內的樓閣上有幾個身影。

此時長街別處都沒有點燭火,唯有她這裏亮著燈籠。根本看不清那幾人的面容,卻能感覺到他們是對著這裏唱的詩。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嚴相公?”扈從的腳步停了停,問道:“是否要……”

“不必了,走吧。”

“是。”

沒走多遠,前方又有吟詩聲響起,依舊是那首《寒食》,使得嚴雲雲眼中惱意愈盛,直到轉進太平坊之後才消。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

次日是清明。

寒食與清明一前一後,寒食是民俗節日,清明則是農耕節氣。寒食禁火,清明賜火,是謂“春日改火”,吐故納新。

天不亮,攤販們就已在太平坊外的長街上支起小攤,尤其是早食攤子最為熱鬧。

熱騰騰的羊羹與饃往桌上一擺,在街邊嚼起來,莫名的香。

“這點小差事,還勞司使親自來。”

“記住,幹我們這一行,沒有小差事。”

姜飯一手藏在袖子裏,一手拿著饃,轉頭看去,只見前方一個中年男子安步當車地從太平坊中走了出來。

“司使怕是不知吧?那邊木頭木腦那位,便是韓無非了,戶部嚴尚書的丈夫。據說是嚴尚書被老韓相收為義女,特意找了個姓韓的贅婿。本是個沒什麽能耐的蹩腳大夫……”

說話的輿情司番子是個新人,覺得姜司使與嚴尚書沒什麽交集、怕是不知這些傳聞,仔細介紹起來。

“去。”姜飯打斷了屬下的話,道:“請他來問話。”

“是。”

不一會兒,韓無非便被摁在了姜飯對面的座位上,顯得十分慌張。

兩人其實見過幾面,但不是很熟。

“姜司使?”

“你不必慌,問你幾件事。”姜飯道:“聽傳聞說嚴尚書要辭官,嚴尚書本人卻並未向陛下提過,怎麽回事?”

“她……拙荊……她想要把手頭上的幾樁差事辦好再……”

“我是問為何要辭官?”

韓無非顯得呆愣愣的,道:“說是,自古便沒有女子任高官的。”

“誰說的?”

“她平時亦是這般說。”

姜飯又問道:“還有別人說?”

韓無非擡起頭,四周看了一眼,道:“都是這般說的。”

“誰?”

“許多人,譬如昨日便有人沖她念《寒食》。”

“什麽意思?”

“那是韓翃的詩。寒食節,普天之下一律禁火,除非天子特敕才許點燭,只有貴近寵臣才可以得到這份恩典。”

這些姜飯當然知道,但前幾年戰事連綿、政務繁重,這個政權的文武官員就從來沒在寒食節禁過火。

韓無非又道:“輕煙散入五侯家,五侯是漢成帝時封王皇後的五個兄弟為侯,用在詩中,指的是……舊唐時幾任昏君寵幸近臣,以致朝政敗壞。”

姜飯又問道:“什麽意思?”

“這詩,是在罵拙荊是幸近之臣,甚至……”

韓無非話到一半,卻又將後面的話收了。

後面要說的,無非是那些人也罵了當今皇帝陛下用女人為官是個昏君。

但這種話私下說說可以,此時意識到眼前坐著的這位是輿情司指揮使,他反而生怕說出來要了別人的命。

“誰?”姜飯問道:“誰在散布這種傳言?”

韓無非臉色有些發白,搖了搖頭。

“誰?”姜飯又問了一句。

“姜司使,我們真不知道。也請你不必查了,就是幾句流言。拙荊她也想算了。”

“算了又是何意?”

“便是……辭官罷了,她覺得辭官也好。”

姜飯淡淡掃了韓無非一眼,有些瞧不起這位嚴雲雲的夫婿,覺得以嚴雲雲當年的狠辣性子,如今面對幾句流言蜚語就退縮,多半也是因為其夫婿太過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