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心思(第2/2頁)

他睡不著。

因為心裏還沒接受蒙古退兵之事,讓李瑕這麽囂張。

“你降或不降,其實不要緊。”

李瑕這句話始終回蕩在耳邊。

讓人有種被輕視的感受。

也是,這一戰先是迷了路,結果還沒打出戰果來就被俘了。

一次運氣不好,怕是一輩子背上庸才之名了。

郝天益不由悲愴。

之後,想到了他父親郝和尚拔都。

被俘虜有何丟臉的?父親從小就是俘虜,最後還不是成了威名赫赫的大將?

這念頭一起,郝天益不由一驚。

倒不是起意要投李瑕了,只是原本從來沒想過的事開始想了,像是某塊瓷器“哢”地裂了一道縫。

……

天色蒙蒙亮時,郝天益便被喊起來,被押著隨李瑕出城。

黃土高原壯闊荒涼,一隊人沿著延河向西北策馬而走。

周圍是馳騁到遠方的探馬。隱隱地還能感受到身後馬蹄聲,那是張玨在為李瑕壓陣,倘若楊大淵想突襲李瑕,只怕要成全了張玨想要野戰的心思。

與李瑕出行並不乏悶。

一般而言,越年輕的上位者越繃著,怕壓不住場面。但這位年輕的郡王不擺架子,對待士卒頗為親和。

說著當年的風土人情,很快便有來自當地的士卒應李瑕的詢問,開腔唱了信天遊。

那是史炤麾下的一個年輕士卒,完全是陜北人的特點,黝黑、爽朗、大大咧咧。

他一手拉著疆繩,一仰頭便高聲唱起來。

“天呀!地喲!”

高亢的歌聲像是直刺雲霄,像是宣泄著所有的情緒。

“家呀!人喲!”

“天上火燒雲,地上麥苗青……”

……

“東邊下雨西邊晴,受苦人多會才能過上個好光景?!”

“……”

延河北岸,楊大淵駐馬而立,聽到了那遠遠傳來的歌聲。

他祖籍隴西秦州,但很早就到了川蜀,早已適應了蜀地的山青水秀、冬暖濕潤,陜北對他而言太幹燥了。

唯獨這邊的民歌與蜀地相像,讓人每聽一次便想念家鄉。

其實當年投降的時候,他本以為蒙古要一舉滅宋。畢竟蒙哥汗親征,來勢洶洶,大宋危在旦夕。

遂想著,已經無可奈何了,守國守不住了,為了滿城百姓與家小,只能投了。

王堅之所以堅守,那是抱定了殉國的決心,也沒想到能勝。

當時,誰都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

天意弄人。

楊大淵滿心就是這些牢騷與不情不願。

他眯眼看去,終於見到李瑕的隊伍向這邊過來。

雙方各自在河的一邊站定,各自的士卒都還在戒備。

楊大淵眯眼看了一會,待確定了真是李瑕來了,他翻身下馬,向前走去。

這舉動嚇了他身後的楊文仲一跳。

“叔父!你……”

“都不必管我!等著!放心,李瑕不會殺我。”

楊大淵手一擡,竟是頭也不回,獨自踏上了延河上的小木筏,自撐著篙向對岸劃去。

……

郝天益原還抱著僥幸,認為李瑕只是在誆他,實則並未擊退蒙軍。

但此時一看楊大淵竟這般迫不及待趕過來,不由大吃一驚,暗道一旦楊大淵叛蒙,對北地人心只怕震動不小。

郝天益很想開口罵上幾句,如“楊大淵,你個膽小鬼,我邀你合擊張玨,你卻見死不救。”

但他明白,罵出來反而是丟的自己的臉,漲了李瑕的威風。

此情此景便讓人無比難受。

李瑕要的就是讓這些為蒙古效命的人難受,淡淡瞥了郝天益一眼,任由他旁觀,舉步向楊大淵迎去。

從楊大淵曾斬殺蒙古勸降使節一事來看,李瑕便知道其人投降蒙古並不甘願。

……

塞門寨。

“報將軍!現已探到,張玨領千余兵力,距延河渡口十余裏……”

楊文安眯了眯眼,估量著襲殺李瑕可以一試,遂擡手道:“出發。”

他已披了一身甲胄,跨坐於戰馬之上,身後是數百人的精騎。

寨門打開,先頭的騎兵已如流水般湧出去。

“籲!”

後方又有信馬趕到,湊到楊文安身邊道了一句。

“將軍,燕京的天使許公快到了。”

“我知道,讓文粲先去迎接,便說戰事危急,恭請許公稍侯。”

“這……副帥已告訴許公李瑕之事,許公請將軍不必出擊,他自有計較。”

……

與此同時,北面的秦直道上,許衡正端坐在馬車中。

他已聽說了李瑕突然到了延安之事,但評點起來猶語態從容。

“當年,楊大淵先斬殺王仲,仿佛為宋國殉難之心甚堅,但到頭來,不還是選擇了歸附?你看他想要什麽,莫看他平時如何說,得看他最後如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