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 圍堵(第2/3頁)

但經過這一夜的戰事,他發現藍關似乎已不是短期內能拿下來的。

宋軍將領有這樣的巨砲,卻留到最危急時才放……那下一次快要攻破藍關時又會遇到什麽?

這種心理上的對弈讓他覺得有些難受。

當然,蒙軍還是占上風的。

“我不管那是什麽,我還是能攻下藍關。”唆都道:“我需要更多的箭頭飼料,你到商州給我送過來,再消耗幾天就足夠了。”

董士慶有些不願,但他在唆都面前不好說什麽,只能應下,準備驅馬到商州將這一切報給董文蔚。

臨行前,他回過頭望了一眼藍關那殘破的關城,覺得這個連城墻都已裂開的關城本不該守到現在。

好在,宋軍並沒有反攻的能力。

只能挨打的宋軍必定要敗,早一點或晚一點而已。

……

董士慶快馬趕回商州,發現董文蔚正在與敵軍對峙。戰場就在商州以南的龜山。

走到哪裏都是在打仗,讓他感到有些厭倦。

一路登上戰台,只見董文蔚披著盔甲站在那。

“父親。”

“秦嶺以南的雪開始化了啊。”董文蔚自顧自地喃喃一聲,並未回頭看兒子,問道:“攻下藍關了?”

董士慶上前,望了一眼遠處的兩軍方陣,低聲道:“沒有,宋軍中有種巨砲,威力很大……”

良久,董文蔚聽罷藍關戰況,道:“巨砲再厲害,能打死幾人?守方也只能用來提振士氣罷了。唯有攻,方能擊潰敵軍,方能殲敵。”

“是。”董士慶望向敵方的將旗,道:“李?莫不是李瑕親自來了?”

“這是山東李,李璮之子李齊山。李家又投了宋國,又成了忠義軍,反反復復。”

董文蔚擡手指了指,道:“他們比我們急……”

他說的不錯,忠義軍雖然攻下了武關,其實還是處於被動。

忠義軍一則沒有糧草,二則孤軍深入。若守在武關,一邊要面對南陽守軍的圍堵,一邊要面對在商州的董文蔚。如果長期對峙下去,會成為先崩潰的一方。

所以,忠義軍分兵了,留三千人駐守武關,其余兵馬直驅商州。

“李齊山年紀小,背後站的是王蕘,這小子太狂了,疲師遠來,實力不足。”

這日,董文蔚在觀望了戰場之後,作了如此判斷。

……

事實上,王蕘決定分兵來商州之前,根本沒想到商州已經降了。

他原本盤算的是在商州城下與守軍合力,擊敗董文蔚,之後解藍關之圍。

待看到倚城而守的董文蔚兵馬,便讓人有些傻眼。

王蕘、董楷、聞雲孫等人商議良久,廢話說了許多,甚至還派人勸降董文蔚,被拒絕之後,他們做了一個決定。

“打。”

……

商州這一戰,雙方幾乎都是世侯的兵馬,士卒戰力都差不多。差的只有人數、地形,還有指揮。

將領之中,忠義軍將領楊友、鄭德衍都是良將,也正是有他們,忠義軍能偷襲了石同甫,拿下武關。

但七千余人與上萬人大戰,還要看統帥的調度。

在董文蔚看來,對面的統帥根本不知兵,可謂毫無經驗。

王蕘、董楷、聞雲孫確實是全都是第一次指揮這樣的場面。

他們有一腔熱血,膽子也大,然而戰事一起,走上戰台一看,根本不知如何調度。

這使得宋軍很快就成了小股兵馬的各自為戰。

劉金鎖頗勇猛,領著他那一路兵馬長驅直入,瞪著董文蔚的大旗越殺越近。

身後的戰台上根本就沒有提醒,他也看不見整個戰場的形勢,因此一直以為馬上就要贏了。

左翼,楊友陷在了蒙軍的包圍之中,拼命向戰台求援,旗幟晃動、軍號不停吹。

戰台上始終沒有打出令旗讓右翼的鄭德衍過來支援……

一戰至此,表面上看起來,雙方傷亡還沒有顯出大的差別來。

但董文蔚已有必勝的信心。

他從容指揮兵馬分割忠義軍,思緒已飛到了藍關,想著今日擊敗商州之敵,趁勢搶回武關,即可支援唆都。

不容易,如今已到了二月,終於是要奠定整個勝勢了。

前幾天還擔心被前後圍堵,原來遇到的只是剛上戰場的書生。

“那是什麽?”

忽然,有呼聲響起。

董文蔚大步轉到戰台北面,望見北面塵煙滾滾,烏泱泱的一股人馬正在向這邊湧過來。

“那是什麽?去探。”

“報將軍,好像是……唆都將軍的潰兵?”

“潰兵?”

唆都怎麽會潰了?

董文蔚回想著唆都那精幹兇猛的模樣,很難相信唆都會被人擊敗。

但眼前發生的一切,確實在證明著這點。

仿佛是在夢中,他移回南面,還能看到忠義軍已經被分割開來,是勝是負,只看能否在被潰敗沖亂之前就先殲滅忠義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