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沱江(第2/2頁)

……

川東戰場,蒙哥已進軍至大獲城。

蒙哥此次已決意滅宋,親征的原因有很多。

最支持他成為大汗的家族兄弟拔都,已經死了;

他的同母兄弟旭烈兀,率軍西征,滅西方諸國,戰功赫赫;

他的同母兄弟忽必烈,經營漠南,得到了數不清的財富和威望;

他的堂侄子海都這些年正在逐漸糾集部眾,成了窩闊台系諸王的首領……

還有一個問題是,成吉思汗曾逼諸王發誓,只要窩闊台還有後人,汗位就必須在窩闊台後人中傳遞。

他蒙哥雖然是拖雷的兒子,但也是窩闊台的養子,得到汗位理所當然。

但,若想把汗位再傳給自己的兒子,必將遭到黃金家族的詬病。

蒙哥迫切地需要一場大勝,告訴所有蒙古人,他們的大汗蒙哥、成吉思汗的直系孫子,依然是最驍勇的戰士。

同時,他也要在滅宋之後,在他威望達到頂點之際,違背成吉思汗的遺訓,立他的兒子為繼承人。

伐蜀滅宋,勢在必行。

任何敢擋在他面前的人,都將被他踏平。

滅宋之戰,分為三路大軍,將在湘潭會師,然後順長江東下,直取臨安。

東路軍由塔察兒為主帥,十萬人攻略荊襄;

南路由兀良合台之子阿術帶大理蒙軍及仆從軍萬余西南攻向潭州;

蒙哥則親率西路軍攻川蜀……

而蒙哥的西路軍又分為好幾路,蒙哥由劍門關走嘉陵江;莫哥由洋州走米倉道;孛裏叉由潼關走沔州;紐璘由成都走長江。

這攻川蜀的各路兵馬,將在合州釣魚城匯合。

也許是,為了展示大汗的威風,其余幾路進展並不快。

比如紐璘,分明已早早地擊敗了宋將張實,如今還故意徘徊於敘、瀘……

蒙哥理解。

也樂於展示他的戰無不勝。

在拿下了苦竹隘之後,他又攻破了鵝頂堡。在兵圍大獲城之前,拔除了大獲城周圍可引為支援的宋軍要塞。

至此,大獲城已成了一座沒有支援的孤城。

大帳中,蒙哥拿著酒囊,漫不經心地喝著酒。

汪德臣明白他的意思,喝問道:“誰能為大汗拿下大獲城?!”

先是用蒙語,之後又用漢語重復了一遍。

很快,一個降臣迅速跪倒,顫聲道:“罪臣王仲,願為大汗勸降大獲城守將楊大淵……”

聽了汪德臣的翻譯,蒙哥淡淡看了王仲一眼,神情中只有冷冽。

入蜀以來,宋人真是個個不同。

有人寧死不降,有人降而復叛……但,每一座城,總有那麽些人獻城投降。

蒙哥看不起這些宋人,心想,到底有沒有那麽一座城,能自始至終不降。

他咽下了口中的酒,開口道:“去吧……”

……

“蒲帥一定很艱難。”

“是啊。”

老君山上,才取得大勝的易士英、李瑕商議著如何向蒲擇之報捷,很快,勝利的喜悅已成了深深的憂慮。

蒙古主親征,至此已能確定。

哪怕李瑕,甚至更多人早早便猜測到了,宋軍的防備依舊不足。

如何鞏固住敘、瀘防線的勝果,之後再支援合州、重慶,馬上便成為迫在眉睫的難題。

“一旦細想起來,還真是讓人連喘口氣的工夫也沒有。”

李瑕不似易士英那麽憂慮,他的目光已落在地圖上的敘州。

他知道的,蒙哥會死在這場戰爭中。

那麽,且讓這個蒙古主去勢如破竹好了,李瑕已打算好要經營敘州,積蓄反攻的實力。

這般想著,心底忽有些隱隱的不安泛起,如被針紮了一下的心悸。

但那道靈光又像一縷塵煙,李瑕捕捉不到。

他從未如此過。

“無妨的。”他告訴自己,“許多事已經改變,都是好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