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知縣(第2/2頁)

李瑕點點頭,問道:“如今私鹽賣得如何?”

“賣得雖不錯,可招兵買馬、打通威寧,一樁私鹽生意實在受不住這般開銷。”

韓祈安說著,已翻開賬冊、拿出算盤,要給李瑕算賬。

李瑕目光看去,見他頭發稀疏了許多,好在精神還不錯。

“以寧先生開始掉頭發了?”

韓祈安苦笑道:“算賬算的,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啊。”

李瑕拍了拍他的肩,道:“這樣吧,今年的秋糧不必交了,馬上就到九月收糧,先拿出來賑濟移民吧。”

“是,好在阿郎回來了。這等事,我們還真作不了主。”

算盤啪啪作響,韓祈安提筆算起來。

李瑕又道:“我會再與蒲帥、潼川路、敘州再要些錢糧,朝廷也該有所賞賜。能稍解燃眉之急。”

“這部分,我算好之後拿出一個具體的數目來交與阿郎,方便與諸公協調。”

“還有,我們的生意不僅要向大理做,往敘州,往長江以東也該一路鋪過去了。”

“提到此事,何不問問李先生?”

韓祈安停下筆,又道:“長江沿途往來大宗貨物,必是商路。但此事我與父親並不熟悉,如今阿郎幕下最了解宋境情況的,當屬李先生。”

李瑕難得遲疑了片刻,問道:“李先生……近來如何?”

韓祈安似乎振奮了些,顯然十分佩服李墉。

韓承緒也是撫須點頭不已。

“方才一直談錢糧,想與阿郎談談李先生之才幹,竟是抽不出空來。阿郎請看這幾份賬冊與文書,各個工坊,包括火器坊、制甲坊、礦山,皆是李先生在打理,他若入仕,必是能臣。連房主簿都自稱‘才幹在李西陵之下’……”

話到這裏,李瑕倒是想到一事。

當初李墉任職的余杭縣是何等大縣。慶符這等偏遠下縣,加上遷來的十余萬人,人口比余杭縣也是小巫見大巫。

一個畿縣主簿,官職比他這下縣知縣還高兩轉,治理一方的能力、經驗更不知高了多少。

尤其是這份經驗,沒有十年光景熬不出來……

“阿郎?”韓祈安又道:“何不召李先生來問問?依我所見,阿郎該將李先生收為心腹。”

“嗯,我自有分寸。”李瑕起身道:“才回來,諸事繁雜,一樁一件慢慢安排吧。”

“也對。包括房主簿在內,阿郎該有許多人要見,見過之後再長談不遲。”

李瑕起身,獨自出了公房,想了想,向房言楷的公房走去。

……

“吱呀”一聲,門被推開。

房言楷一擡頭,見到李瑕,有些發愣。

他本以為李瑕剛回來,不會這麽快見他。

“房主簿還在忙?”

“這……”

房言楷站起身來,拱手,行了一禮,道:“見過知縣。”

昔日位在主簿之下的縣尉,越過他成了知縣,這感覺頗為怪異。

“知縣若有吩咐,可召我過去。”他又補了一句。

李瑕卻沒擺知縣的架子,如往常一樣搬了張椅子在房言楷對面坐下。

“繁文褥節不必講了。今日時間不多,我來,是來與房主簿大概規劃一下我們這個慶符縣接下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