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 浴血全羅道(二十五)(第3/3頁)

結果禦史兼經略使楊鎬在平壤籌糧,聽到李朝文武又特麽想跑,也不管什麽糧草了,當即快馬加鞭單騎入漢城。

此舉驚得朝鮮王心驚膽戰。

而楊經略到了漢城,首先找他麻貴,當面臭罵一通,傳達都督邢玠的命令,大明軍人不許後退一步!

麻貴也委屈,他家世代忠良,戰死不曉得多少兄弟,自己也不是蠢貨,曉得其中的厲害關系,但那又怎樣!

不可否認,李朝有部分將軍作風硬朗,甚至帶著全家老小跟倭人死磕,但大多是軟蛋,擋在漢城前面的全羅道,能看到成建制的朝軍?

全靠明軍撐著!

那群李朝士兵潰敗的潰敗,投敵的投敵,朝鮮王李昖和文武大臣待在後方,整天在自己面前哭哭啼啼,無心組織本國士兵抵抗,滿腦子想著跑路。

指望他一個客將拿什麽打?

指望麾下八千士卒,還是指望陳愚衷這個怯戰的東西?

整個全羅道,能指望的就剩總兵陸離,希望他拼死多拖一段時間。

但沒過多久,就今天晚上,麻貴不那麽委屈了。

因為有人比自己還要慘。

當著李朝文武,乃至大明各路武將的面,朝鮮王李昖被狠狠落了面子。

都督邢玠的咨文被當面誦讀。

楊經略讀得那叫一個聲情並茂:

“若自親社稷,竄伏草莽,求援須火,中國豈得代為爾戍?即當還師境上,自固定封疆,爾東西南北自在也。該國自計歸著之地,務吐由衷,從實詳答,勿持兩端,誤我軍機!”

接著楊經略生怕朝鮮王聽不懂,直接用大白話,給譯了一遍:

“我們大明為你們浴血奮戰,從總兵到士卒,戰死沙場,都沒有任何埋怨,你們就這麽配合?本來水師可以痛揍倭人一頓,結果就這麽兒戲的全軍覆沒了!”

“再說逃跑的屁話,大明班師回國,你這個國王東南西北,想滾去哪裏就滾哪裏,自己找棲身之地。”

“要麽從現在起,拋棄任何不切實際的想法,好好配合大明!”

潘明也是開了眼界,誰說文官不會罵人?

先假模假樣申飭麻貴這個自己人,鋪墊一下,為夜裏痛斥朝鮮王張本。

一通文章罵下來,配合楊經略大義凜然的語氣,堂堂朝鮮國王整個人無地自容,當眾捂著自己的臉痛哭:

“予何以堪支?唯欲入地而已!”

當面直言,自己羞愧得想要鉆進地縫裏面。

文人的嘴堪比殺人利刃。

可惜,陸離看不到大明文官用如此嚴厲的措辭,去訓斥外國元首的奇景。

蓼川大營。

酒過三巡,陸離隨手布置的取月之法探查到,長期龜縮不出的倭人動了,共有兩支軍團——

小西家。

島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