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浴血全羅道(一)(第2/3頁)

“每一個血管裏流淌著檀君神聖之血的人啊,為國為民犧牲性命,難道不是你們義不容辭的嗎?一草一木尚知挺身相抗,況乎流血鮮紅血液的人。”

早在進入場景之前,趙峰便特意去了解朝鮮神話,知道這個民族的起源傳說,而在這種時刻,擡出檀君能收獲奇效。

隨著他話音徹底消失,身後的怒目金剛法相消失,五百僧兵神情狂熱,恨不得立刻沖到前線,跟倭賊拼命。

“願意追隨貧僧的人,請隨我出寺,不強求,余者可以在寺廟中祈福,只要不投靠邪魔般的倭賊就行。”

說完,所有僧兵齊齊轉身,提著武器朝寺廟外走去。

方丈與寺監起初並未阻攔,直到僧兵悉數離開,那些並非院中護衛的年輕僧人也毫不猶豫地追隨其後,兩人這才回神,急忙沖上來阻攔。

要是青壯都走光了,誰來保護寺廟?

等到日本軍趕到這裏,聽到僧兵去幫助官軍,會不會殺了他們兩個老骨頭來泄憤?

然而,還沒來得及靠近,就被趙峰一手攔住。

只見他寶相莊嚴,臉上帶著慈悲的微笑,側身跟想要離開的僧人說:

“諸位先出去,我來為主持、寺監化解執念。”

聞言,剩下那些年輕僧人紛紛離開,去寺院外等候。

大門緊閉。

法力將四周空間封鎖住,確保沒有聲音會泄露出去。

“你……你要做什麽……”

“啊!!”

兩抹微弱的佛光剛浮現,就徹底消失,痛呼聲響徹寺廟。

“你們這兩個老西八,平日裏一副垂垂老矣的模樣,現在終於露出狐狸尾巴了。”

趙峰一邊罵,一邊重拳出擊:

“好好的人不做,非要做狗漢奸,賤骨頭!還吃齋念佛,你們也配?”

說的是漢話。

但主持聽懂了,寺監也聽懂了。

不管怎麽說,他們這座寺廟也擁有上千僧眾,五百護院僧兵,因此,兩人算得上全羅道有頭有臉的大人物。

而朝鮮國有身份的人,都以學漢字、說漢話為榮。

“我們不是漢人,算不上漢奸、算不上漢奸……啊啊啊……別打了……好漢饒命……”

趙峰對此置若罔聞,直到許久過後,他終於出完心頭那口惡氣,看著地上半死不活的老家夥,宣了聲佛號:

“阿彌陀佛。”

“兩位執念太深,修為不夠深厚,貧僧這就助力一把。”

說完,守在寺門外的眾僧看到整座禪院仿佛鍍上了一層金色光芒,可惜並未向外擴散。

對於這種現象,他們議論紛紛,但並未往壞處去想,畢竟宏大而輝煌的佛光,是一種吉祥之兆,心中反而可惜自己無緣接觸。

其實,他們應該慶幸自己沒有接觸璀璨佛光,因為此刻待在院內的兩位老僧真從內而外得到了凈化和升華。

腦海中只知道阿彌陀佛,不斷對著趙峰頂禮膜拜。

顯然,兩個貪生怕死的老家夥被強行度化,失去自身思想。

“你們留在寺院內,倭寇的左路軍肯定不會放過這裏,介時,多帶幾頭日本畜生上路。”

“善哉,善哉!”

主持和監正低眉順目。

見狀,趙峰撤去法力封鎖,緊封的寺門轟然打開。

僧兵和年輕僧人們看到,原先想要投靠倭賊的兩位大師,渾身散發著祥和的佛光。

“國難當頭,諸位勉勵。”

“吾等身體老朽不堪,只能居於寺中,為國家祈福,倘若日寇前來,寧死也要守護佛門清凈之地。”

見主持與寺監如此說,眾僧備受鼓舞。

很快,他們就在趙峰的帶領下前去抗擊倭賊。

有人詢問,具體目標是什麽。

趙峰直言:南原。

剛開始降臨這座寺廟時,他在確認自身方位以後,制定的方針其實是利用山林、妖獸,帶領僧兵跟倭寇打遊擊戰,同時關注南原明軍守將的動向。

畢竟,那位楊元將軍死的確實冤,趙峰都替他覺得意難平。

朝鮮王認為:

楊總兵血戰孤城,兵單援絕,則南原之敗,勢之然也;陳遊擊愚衷,擁師全城,坐視不救,則其罪固大矣。

愚衷尚保全首領,則總兵先就極刑,人莫不惜之!

只要眼睛不瞎,腦子沒有糊塗,就知道楊元罪不至死,反倒是陳愚衷罪大惡極,無恥之尤!

然而,大明朝堂上英明神武,滿腹經綸的袞袞諸公,卻猶如選擇性失明般,將死戰不退,身中兩炮、渾身布滿刀傷,被擡回漢城的楊元給腰斬棄市,而且,還是跟大漢奸放在一起。

何以至此?

無非是朝中無人。

當年第一次壬辰倭亂時,同為遼東軍背景的祖承訓慘敗平壤城,明軍傷亡慘重,狠狠丟了朝廷的面子,但並未受到多大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