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秘技:反復橫跳(第2/3頁)

“史侯曾問,入宮的甲兵可是要另立新朝。”

眾人一時失語,未來的天子這是記恨上他們了。

又過了一會兒,站在旁邊的王黎見無話再問這個寺人了,隨口道:“如何處置他?”

寺人聽得此話,磕頭如搗蒜,哀求道:“小人剛入宮沒多久,沒參與什麽軍國大事,在雒陽也一直嚴守法紀,無敢有擾民之為。”

“將軍,饒命啊將軍!”

經過一番觀察,這寺人已猜出劫走自己的人是軍中悍將,不然身手不會如此駭人。

陸離心中正在盤算著如何迎駕,聽得哀求,便瞥了他一眼,吩咐王黎道:“能在人煙罕至的北邙遇到此人,也是有緣,既然如此……”

“留個全屍吧。”

王黎笑了笑,手起刀落,將這名寺人刺死,而後拖到神道旁丟下。

經此一役,兩個皇子心中已經留下了陰影,表面上不顯,可內裏估計恨不得要把士人集團全部誅九族。

因而,潘明提議道:“這種情況下,想要將其迎回,幾乎是難上加難,倒不如直接用武力搶奪。”

畢竟,十常侍再張狂,也不敢拿兩位皇子的生死當做籌碼。

至於被即將登基的天子記恨?

坦白來說,過不了多久,他們就要離開這個世界了,就是光武皇帝從陵墓中爬出來都不管用。

再者說,一個坐在龍椅上的傀儡而已,要不是想拿高評分,必須參與各種歷史大事、刷存在感,誰願意去迎?

“大可不必這樣。”陸離搖搖頭,否定了潘明的提議,笑道:“事已至此,打著士人集團的旗號行事完全不管用了。”

潘明心思縝密,瞬間想到了陸離的另一層身份,脫口而出道:“你想直接表明邊將的身份,撇開汝南袁氏單幹?”

自本朝建立以來,一直是宦官與士人集團輪番掌權,其間偶爾出現外戚幹政的現象,但也因為根基不深,如天外流星般一閃而過,比如何進。

因而,在各方勢力的領頭人看來,鎮守邊疆的武人根本排不上號,只能找一個山頭依附。

換而言之。

誰也不會想到,雒陽變天之後,武人竟敢出來爭奪權柄——

當初董卓入京,不管是大將軍何進,還是太傅袁隗,雖然都看出他心懷野望,但也沒太當回事。

畢竟這麽多年來,從未有過武人把持朝政的先例,因為,只要誰敢這麽幹,就會被群起而攻之。

可惜,董卓,董太師就是漢末最大的異數,說他蠻橫無理吧,這家夥懂文人那一套,前期也偽裝得很好,說他懂規矩吧,骨子裏又信奉拳頭最大,後期直接把桌子掀了。

當然,下場也不是很好,引得十八路諸侯討伐,最終只能選擇遷都長安。

正因為如此,潘明才會面帶憂色,現在並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好時機,並州軍雖兵強馬壯、猛將如雲,但很難扛住天下豪傑,大概率跟董卓一個下場。

此外,董卓失去了上雒的機會,絕對會加入聯軍……

如此一來,三國劇情徹底崩潰,亂臣賊子董太師搖身一變成了勤王忠臣。

想想就很刺激!

與潘明不同,姜勝與王黎心中在想:把一個世界的發展弄得偏移預定軌道,不比搶奪什麽傳國玉璽更能獲得校長認可?

“士人集團失去了大義。”陸離回顧身後光武帝的陵寢,緩緩道:“夜間,北軍、虎賁等部血洗兩宮,這個時候宮內怕是連一個活著的寺人都找不到了。”

雖然不知道他心中在打什麽算盤,但潘明等人還是點了點頭,以示附和。

身為親歷者,大家對昨夜宮中形式都有一個清晰的理解:宮墻倒塌、宮門碎裂,甚至為了制作雲梯,連道路旁的參天古木都被砍伐了許多,看上去蕭瑟破敗至極。

外圍如此,就更別提內裏了,袁紹、袁術兩兄弟還能稍微收斂一下殺性,北軍就不一樣了,如同瘋狗一般,幾乎是見人就殺,很多在宮城內處理政務的大臣、夫子不得不脫衣解帶,袒露下身才得以幸免。

毫不誇張地說,整個大漢也就剩下十常侍,以及跟在兩位皇子身邊的幾十名寺人了。

這樣一看,閹黨已經不能說是元氣大傷,而是幾乎快要絕跡了,還拿什麽跟士人集團鬥?

而在這種時刻,手握重兵、隨時可以南下匡扶漢室的地方諸侯,主動派出使者來援,不正是雪中送炭嗎?

最關鍵的是,這雪中送炭的對象不是閹黨,他們已經被淘汰出局了。

只要史侯同意,丁公立刻揮師勤王,至於討伐何人?

自然是犯上作亂的北軍了。

(汝南袁氏這棵參天大樹一時半刻還倒不了,最多棄車保帥,犧牲一些黨羽,然後再沉寂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