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先來後到(第2/3頁)

而狼山北側山坳下,立著一排大鐵爐,當初神識世界中以鐵甲傀儡為道兵的陽神吳猛在在那裏坐鎮,上百名青壯年在他的指揮下正在大煉鋼鐵。

絕大部分村落都在村子附近開辟了農田,村民們有的在照顧田地,有的在挖掘溝渠,農田裏的莊稼生長茂盛,已經沒過膝蓋。

不過是短短一年,這些被吳升造出來的夏人便爆發了巨大的勞動熱情,倚仗著在三魂七魄中殘存的記憶,他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就。

吳升可以想象,再過十年,必定會是另一番景象,到了那個時候,三百六十條科學大道會擴展出多少分支?夏人對世界的認知會達到什麽程度?過上百年,天地乾坤界會被改造成什麽樣子?自己期盼的那些熟悉的東西、便捷的生活方式,能不能出現?還是說會變成另外一個樣子?

洪荒五年的六月到來之際,天地乾坤界的夏人總數突破十五萬,當月新生嬰兒數也如張仙所言,突破了七百,吳升則抽空返回春秋世,等候著天庭的消息。

是如去年那樣,由鯤鵬祖師坐上靈霄殿,還是換成軒轅氏坐殿,不同的結果,對天庭格局的影響將極為重大。

六月初一,鯤鵬祖師自承德才不夠、威望不足,恭請軒轅氏代坐靈霄殿,自己只做好份內之事——巡查五嶽洛水。軒轅氏婉拒再三而不得,只好勉強接過執掌天庭的重任,繼續為諸天仙神操勞。

消息傳來,貔貅和鳳凰聯袂趕到春秋世。

這是兩位正神第一次至春秋世拜訪吳升,吳升熱情接待,引著他們參觀本世四大學宮。

在仙都山,吳升向他們介紹了第九峰下溫養著的鎮世法寶:“這就是東皇鐘,以前我春秋世與諸世萬界交集很少,並不知此鐘真名,故稱為天地景陽鐘……這是主持仙都山學宮事務的學士子魚。”

“子魚拜見山主、凰主!仙都山原為春秋世學宮的發源地,當年春秋學士就是從學宮最底層的學舍修士一步步走出來的,歷經行走、奉行、學士、大學士,終成春秋世之主。”

貔貅問:“聽說你們現在有四座學宮?”

子魚回答:“正是,說起來也有過一段往事。春秋學士當年曾與學宮部分學士不和,有過嫌隙、有過仇怨,以至於學宮近乎分裂。是春秋學士大智慧、大氣度,並未倚仗高超的修為和強橫的實力強行壓制,而是別出心裁,分立仙都山、廬山兩座學宮,自領廬山學宮,而那些對他不服的人則大多留在了仙都山學宮。兩座學宮不分高下,各負其責,由此安然度過二十年,沒有流一滴血,便將一場可能導致學宮內鬥的危險之局化於無形,沒有一位學宮修士因此而遭難。現在我學宮上下所有合道、修士,回想起當年那次危機,無不後怕,也由此更加欽服於春秋學士,他這大學士的尊號,當屬實至名歸。”

“終南山學宮和青城山學宮呢?”

“錄異世、谷羊世並入後,春秋學士考慮到兩世合道與我們習性不同,擔心他們受委屈、生出誤會,便提議,效廬山學宮之例,再設終南山學宮、青城山學宮,將西北、西南之地劃與二學宮執掌,由此便有了春秋世今日的四大學宮並立之勢。”

“你們舍得麽?”

“有當年廬山學宮舊例,我春秋世合道皆知‘求同存異,以和為貴’的道理,只要大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只要大夥凡事皆為春秋世著想,沒有什麽舍得不舍得的,說到底,都是一家人。”

貔貅和鳳凰對視一眼,各自點頭。

子魚繼續介紹:“山主、凰主,二位請看,這便是剛才學士說的東皇鐘。此鐘為春秋世鎮世之寶,第一次使用,則是當年焦山老妖意圖滅我春秋世一役。當日,我春秋世同道以此鐘壓制虛空,阻擋強敵入侵,春秋學士孤身於外,攻敵巢穴……”

看完仙都山,又去了終南山、青城山,與鬼谷子、墨翟等交談之後,貔貅、鳳凰和吳升齊聚廬山,在萬仙殿中商議。

貔貅笑指殿中所立神像:“你這廬山居然也有我的神位?還有凰主、無腸君。”

吳升道:“這是自然,您二位可是大神至尊,忘了誰也不能忘了您二位。”

貔貅找了一圈:“大神至尊……沒有軒轅氏?”

吳升毫不掩飾:“改動一次費神費錢,我廬山暫時忙不過來,就先不加了,何況他已在我春秋世建了五座廟,身居神位之主,哪裏看得上我萬仙殿這小小道觀。將來有暇再說吧。”

落座之後,鳳凰向貔貅微微點頭,於是貔貅開口道:“六月本為鯤鵬坐靈霄寶殿,但那廝當真是個扶不起來的,愧對正神之名,阿諛奉承軒轅氏至如此地步,與大鴻、常先之輩何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