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棲霞(第2/3頁)

羅淩甫大喜:“真查案神器也!”

吳升道:“安全第一,淩甫,莫要輕易犯險,你的命比這案子貴重百倍,實在不行,可以殺人,一切後果我給你擔著。”

羅淩甫心中頓時一暖。

離去前,吳升道:“幫我看看萬寶常在不在山下,若在就請他來一趟。”

羅淩甫下了廬山,去了山腳下萬寶常新起的別鄴,還真見著萬寶常了,告知他吳升要見他。

萬寶常問:“大學士找我何事?”

羅淩甫猜到三分,卻沒直接透露,而是開了個玩笑:“誰知道?或許是見你成日裏東遊西逛閑的慌,給你介紹門親事也說不準,呵呵。”

萬寶常苦笑:“羅學士就別拿我尋開心了,我哪裏閑著,成天忙得要命,對了,我在逸周世的典當鋪要開張了,羅學士有空可要去指點一二。”

羅淩甫道:“必然會去做客的,老萬你發財!”

萬寶常上山去見吳升,羅淩甫則去召集人手。

自從合道之後,羅淩甫就沒親自出手辦過案了,今日重操舊業,還真有幾分技癢。他當年查案的幾個老部下,隨樾、薛仲、吳升、宋鐮等,如今各自不同,吳升不必說了,隨樾入了煉虛,薛仲卻進步甚慢,宋鐮則死了三十年,境遇可謂天差地別。尤其宋鐮,羅淩甫對他十分惋惜,暗道宋鐮如果活著,想必現在的日子會非常舒坦吧。

案子要往來虛空諸天,薛仲是不太方便的,因此羅淩甫選擇的是隨樾和獨孤太嶽,這兩位都是老資歷的行走出身,如今都是煉虛,查案經驗異常豐富,堪稱老手,再加上自己門下入虛的愚生和蕭劍師,人手足矣。

召集起來後,羅淩甫大概提點了四人幾句,不說太多,只是告訴他們,此案上面極為看重,務必全力以赴。

獨孤太嶽查的是酒婦、茶姥和薛玄同,看完名錄後附注的簡單介紹後,他便離開了春秋世天門,進入虛空。

他入資深煉虛已三年,廬山學宮為他提供了充足的五彩石,加起來也有三萬,真元早就喂得飽飽的,破境合道只是一個機緣問題,因此於他而言,這次查案又何嘗不是一次機緣呢?

很久沒有孤身查案了,這次出外,讓獨孤太嶽隱隱有些興奮,仿似又回到了當年在孤竹學舍時的日子,那時候自己還是一個小小的煉氣士,是那麽的年輕,放在眼前的洪荒,不同樣修為低、年歲輕麽?

不同的是,這次查案頗有些深入敵後的意思,充滿了危險和不確定,令人激動不已。

他飛出自家靈山,向著左前方一道天門而去,約莫半個時辰之後便抵達目的地,自天門而入,眼前頓時一亮,雪山聳立,白雲如帶,靈性通竅,清新撲面。

扶桑世。

景色秀美,獨孤太嶽卻沒有心思觀光,扶桑世世尊句芒神和大學士可是當面鬥過的,被大學士打成重傷,算是結過怨。雖說最終玄女還是和吳升聯手,但那是迫於形勢,誰知道這句芒神會不會記恨在心?

此間沒有值門修士,諸天修士往來任意,讓獨孤太嶽感到一陣輕松。自天門而下,獨孤太嶽穿行於山林間,在樹梢上飛掠而過,被這方天地深深打動。

谷地間的水田錯落有致,農人挑水耕犁,河邊楊柳隨風輕擺,孩童奔跑嬉戲,一派春意盎然。

不愧是句芒神的世界。

茶姥,合道七十余年,以茶道成仙,初起於鏞城世碧螺山,三十年前周遊虛空,洪荒重構後至扶桑世,長居於廣陵棲霞山。

第一批重點查訪的名單中,與北陰世、和陽世有關的女仙女神,都由羅淩甫負責,而在獨孤太嶽負責的三人中,這個茶姥應該是最有嫌疑的。

南下千裏,獨孤太嶽漸漸發現,此間地理山川與春秋世越來越相似,這也難怪,畢竟都是同一洪荒分化出來的,某些地點重合,實屬正常。當他來到一條大江之畔時,終於確定,這裏便是春秋世的姑蘇,而所謂棲霞山,其實是姑蘇城郊的攝山。

“棲霞山之名,似乎比攝山要更好一些。”獨孤太嶽默默念叨著,終於在一片桑林邊看見一位蠶娘,於是上前打探。

“敢問此間便是棲霞山麽?”

蠶娘是個普通婦人,正在采摘桑葉,看了一眼獨孤太嶽,問道:“是來拜訪茶姥的麽?”

獨孤太嶽笑了:“拜訪茶姥的人很多麽?”

蠶娘道:“也不多,但通常都見不到人的,進了山什麽都見不到,也不知她藏在何處,連我們都輕易見不到,別說你是個外鄉人。”

獨孤太嶽問:“藏起來?為什麽要藏起來?”

蠶娘四處張望片刻,悄聲道:“都說茶姥是神仙,來無影去無蹤!”

獨孤太嶽失笑:“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