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草堂(第2/2頁)

“哎,你說孫奉行鬥法不行,他都承認了。”

“噓,小聲些,回頭專門拿你開刀。”

“我怕他?當日若非我等相救,他說不定早就被開革出山了,哪裏有機緣破境?”

“或許在第四峰上破境也說不定呢?哈哈!”

下方的議論聲越來越沒樣子,雖說孫五曾因“五行走勾連”事件而為學宮眾修士矚目的焦點,甚至隱隱有幾分“英雄”的意味,但忽然有一日破境入虛,成了高人一等的奉行,總會有一些人心裏不太平衡,酸言酸語不免就冒了出來。

飛羽道人聽得不對勁,正要肅正堂紀,卻見吳升沖他壓了壓手,示意無事。

吳升微笑著,也不管下面如何議論,就在壇台上開講,講的卻非禹王神跡,而是禹王的平生經歷。

他從禹的出生說起,講到他平日如何待人處事,如何贏得聲譽,重點放在治水之上,講述了他三過家門而不入,改革治水辦法,由堵而疏,經十三年艱苦努力,終於治得河清海晏、天下太平的故事。

講述的內容,全都是他如何用心為民之上,一點都不仙,一點都不神,甚至一點都不修行。聽得堂上一片嗡嗡私語。

大家是來聽如何修行的,想要通過仙神的神威感悟道法,吳升這麽講了半個多時辰,不免令人昏昏欲睡,聽者就這麽慢慢流走。

從三百人而二百人,再由二百人而一百人,最後連一百人都不到了。

旁邊的飛羽道人幹著急:奉行,您這麽傳法可不太對路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