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蔔尹(第2/2頁)

上位之前不會考慮這個問題,上位之後,慶予就要盡量保住盡可能多的有生力量,否則連死多名重臣及其麾下大批門下士,作為新君來說,損失太過慘重。

換句話說,坐上君侯之位,他已將這些力量視為自己的了。

庸子夫稟道:“剛才盧芳曾言,所奉為國人之君,故不受先君之詔,既如此,臣請開外朝,致萬民,讓他們知道國人向背,知道究竟誰才是國人之君,到時自可幡然悔悟。”

慶予猶豫:“會不會太早了?”

開外朝、致萬民,就是向國人詢政,上至天子,下至諸侯,凡遇兵危、遷國、立君之類大事不決時,往往開外朝、致萬民以詢大政。這是最後的解決手段,國人向背一出,就是最後的結果,別說卿大夫,國君都不能違背——包括下台。

慶予剛接位,說實話,他對開外朝有些心虛,並無萬全把握。如果放在一天前,他毫無畏懼,甚至會滿心期待的力促此議,但此刻傳位詔書已經拿到手、成雙及核心黨羽已被圍困的情況下,反而不踏實了。

萬一真出了意外,國人對自己不肯擁戴,去向誰哭?這就是穿上鞋以後對光腳的會產生畏懼的道理。

因此,慶予詢問吳升:“卿何意?”

吳升同意開外朝:“君侯承嗣,正要廣詔國人,趕晚不如趕早,此其一也;成雙不服,重臣心疑,國中至今未寧,以民心向背促其歸順,消其疑慮、解其鬥志,保國中元氣,全君上仁心,此其二也;君侯之名,深孚眾望,盼君侯登位者,國人中比比皆是,君侯勿憂,此其三也!”

慶予思索片刻,終於應承:“開外朝、致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