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鎮國詩

隨著拓跋飛雄話音落下,皇甫聖目光一掃三位天聖院鴻儒,那三名老者中,位於左側的那名紅面老者會意,已是一步跨出,朗聲道。

“老朽也作詩一首,贈大炎帝國和炎帝陛下,此詩名為《詠碳》”

“鑿開混沌得烏金,蓄藏陽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後心。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老者聲如洪鐘,字字句句,好似雷霆滾落,狠狠砸在每個人心頭。

這首詩,雖無方才那首《四合歸心》的詩句,那般鋒芒畢露,卻彰了一種千錘萬鑿的“赤子之心”。

一首詩落成,令人心生感嘆與敬畏之際,卻又莫名生出“自慚形穢”之感,心中“心魔”無所遁形,竟有種心境大亂之感。

而紅面老者這首詩詞剛剛落下,第三位老者已然出列,道出了最後一首詩詞!

“陛下,老朽最後贈詩一首,名曰《道藏》!”

這名老者的聲音,不似前兩者那般渾厚和高亢,他的聲音縹緲起伏,宛若自九天雲霧中飄落。

“金壇啟曙闈,真氣肅微微。

落月銜仙竇,初霞拂羽衣。

香隨龍節下,雲逐鳳簫飛。

暫住蓬萊戲,千年始一歸。

……

焚香三鳥至,煉藥九仙成。

天上靈書下,空中妙伎迎。

迎來出煙霧,渺渺戲蓬瀛。”

聽著老者吟唱般的誦讀詩句,在場眾人竟然有一種神思縹緲,昏昏沉沉,好似在聆聽大道之音,內心只有虔誠和崇敬之意,沉浸其中,難以自拔!

……

良久,大殿內已經恢復了寂靜,三位天聖院鴻儒所贈的三首詩詞《四合歸心》、《詠碳》和《道藏》都已完成。

這一刻,麟德殿上空,烏雲濃密,籠蓋四野。

遠在數十裏外的聖山結界內,山巔平靜的烏雲忽然卷動,金色閃電沸騰。

“昂……!”

一聲嘹亮悠遠,仿佛來自上古的咆哮聲,沖上九天,聲音帶著無盡的憤怒與不甘。

此刻,整個麟德殿萬籟俱靜,鴉雀無聲,籠罩在一種詭異的氣氛之中。

大殿中許多人都產生了一種詭異的感覺,他們覺得自己並沒有任何變化,但心中卻是莫名的沉郁,仿佛被一股無形壓力籠罩。

這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詭異變化,潛移默化,了無蹤跡。

但殿中不乏大炎帝國修為高絕之輩,此刻卻是有人露出震驚和憤怒之色。

皇座上的拓跋飛雄,在聽完這三詩詞後,也是眼中寒光大盛,猛然看向皇甫聖!

“皇甫國師,這就是元帝陛下和你送給朕的禮物嗎!”

一聲冰冷的質問之下,一股恐怖到極致的威壓和一股無上帝威,頓時籠罩了皇甫聖。

饒是這股威壓範圍被拓跋飛雄已經收縮到了極致,一經釋放,整個麟德殿仍是劇烈搖晃起來,大地都開始龜裂,場面駭人至極!

面對這股恐怖威壓,皇甫聖身軀一震,周身突然浮現出一道道,散發著乳白光澤的玄奧符文,繚繞在他周身,宛如一道屏障將其籠罩在內。

然而,面對炎帝之怒,這道屏障卻似乎有些抵擋不住。

表面流轉的符文開始劇烈顫抖,屏障表面也出現了道道裂紋,隱隱有崩裂的跡象,甚至皇甫聖腳下的大地都出現了凹陷。

皇甫聖一直平靜無比的面色,直到此刻,終於有了變化,眼中驚疑之色一閃。

但旋即他手中握住了一串玉白色的珠串,心念微動,一股無上威能釋放,同樣是一股無比強盛的威嚴氣息,宛如實質般將他全身籠罩,皇甫聖身形再度變得穩如泰山。

感受到這串玉珠上氣息,拓跋飛雄瞳孔一縮,眼中也是露出一絲驚疑之色。

而此刻,皇甫聖已經恢復了淡然,對拓跋飛雄道:“炎帝果然帝威蓋世,不過還請炎帝息怒,收下我皇的心意,以免我皇心中不安。”

聞聽此言,拓跋飛雄陷入了沉默,一雙負於身後的雙手,忍不住緊握成拳,身後虛空竟然都變得扭曲起來。

這一切都可以看出,這位炎帝陛下中心的盛怒殺意。

然而,沉吟掙紮了良久,拓跋飛雄終於還是平靜了下來。

他雙目凝視皇甫聖,周身恐怖的威勢,如潮水般收回,緩緩點頭道。

“元帝陛下的心意,朕……收下了,請元帝安心!”

說完,拓跋飛雄緩緩坐回身後的龍椅,落座的一刻,這位雄姿勃發的帝王,竟然微微露出一絲疲憊之態。

那原本仿佛能夠撐起萬古的雄壯身軀,此刻竟然微微有些彎曲,仿佛一瞬間蒼老了許多。

縱然他心中滿是不甘,有著滿腔的怒火想要發泄,然而,面對那雄踞大陸近萬年,如“大陸至尊”一般的龐大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