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2/4頁)

可以說,一個影視項目能否順利啟動,很大程度上是由制片人確定的。一旦中間有一個環節脫鉤,都會使得電影瀕臨夭折。

大型項目尚且如此,更別提他們這種小作坊,幾乎需要頹不流事事親力親為。

而且哪怕他們預算這麽緊張,頹不流也沒有縮減項目的支出。

在這個紙醉金迷的娛樂圈,許多人把電影當做賺錢工具,這些人不關心電影質量,只是簡單粗暴的邀請流量明星,盼著上映圈錢。

因為各種類型的資本介入,讓整個影視行業越發浮躁,爛片越來越多,觀眾喜聞樂見的越來越少。

原本是帶給人情感觸動的電影,也逐漸變成了彰顯名利的工具。

正是因為認清了這種大環境,所以李在在拿下最佳新人導演獎後,寧願自己拍攝短片,也不願意參家那些所謂的商業項目。

那次聽灰霽談起這個項目,他也並未抱有太大希望,只是報著試一試的想法。

他用浮誇的相處掩飾自己的懷疑,卻沒想到,頹不流會給他這麽大的驚喜。

一個人一生中,或許都很難遇到一個頹不流這樣的人。

他擁有高遠的理想,但也有著強大的執行能力,能讓他在具備道德的前提下,落實項目。

這是天生的野心家,是毋庸置疑的開創者,能夠帶領他們走向成功。

李在從未如此確信這點。

他是導演,通過故事向觀眾造夢。

而頹不流,在造他的夢。

……

造夢需要錢,而現在頹不流最缺的就是資金。

電影就是一個吞金巨獸。特效電影更是如此。

這電影還沒開機呢,他之前籌的兩億投資基本就已經花光。

主要支出是特效和劇組運營的費用,版權、編劇、導演、主演這些在線成本,已經被他壓縮得很低。

此外,還有後期留給發行與宣傳的費用,不過這部分已經被頹不流提前撥給了李在。

項目融資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作品夠好,不愁後期沒錢宣發。

但這依舊不夠。

他需要籌集更多的資金。

一周後,電影項目賬面多出1500萬資金,帶著這筆新增的投資,李在得以和新的特效公司談妥合作,並組建起了整個劇組。

開機當天是個大晴天,氣溫罕見飆到了十幾度,熱得人連羽絨服都穿不住了。

他們沒有舉辦開機儀式,只找媒體發了個通告,就開始投入了拍攝。

第一場戲,李在選了敖丙黑化蛻變的名場面。整場戲情緒濃烈,且難度頗高,但余淩聲完成得很好,只拍3次就過了。

“流哥,你也來看看。”李在從監視器裏擡頭,對一旁的頹不流說。

頹不流走到邊上,李在給他播放剛才拍攝的視頻,同時解釋:“雖然現在都是綠幕,看不出什麽效果,但等後期都加上,畫面就非常漂亮了。”

頹不流只能看出余淩聲演技不錯,點頭道:“還不錯。”

“還好後面又多了一筆投資,”李在松了口氣,“不然劇組都組不起來了,不過後面那一千五是誰投的啊?”

頹不流沉默片刻,說:“姑且算我。”

“你?”李在愣了愣,“你還有這麽多錢?”

他記得早在集資第一階段,頹不流就把手裏的所有存款都拿了出來。

頹不流:“我把房子賣了。”

他賣的是之前從永保勝那裏買來的房產,從灰霽那邊搬出來後他住了一個月,發現離公司太遠,而且裝修不符合他審美,就有了出手變現的念頭。

恰好前段時間有客戶看上,他以一個還不錯的價格賣給了對方。

“賣房子?”頹不流說得輕描淡寫,李在卻驚訝得睜大了眼。“劇組這麽缺錢,你怎麽不早告訴我?”

“告訴你又有什麽用?”頹不流一臉平靜地陳述,“你拍電影就夠忙了,告訴你也不過是讓你分心。你要是能拉到投資,早就拉到了。”

“……”

“那我也可以想別的辦法啊,”李在心情有些復雜,“至少不會讓你連房子都賣了。”

而且頹不流說賣就賣,要不是他問起,他甚至都沒打算向他們提起。

這人真是……

之前他覺得頹不流有擔當,但到了這時,又覺得他真是可惡。

盡讓他愧疚,偏偏他還沒有任何辦法。

“那你現在住哪兒?”李在問頹不流。

頹不流:“公司附近租房。”

堂堂上市公司的總裁,竟然淪落到要租房……

李在低著腦袋,胸口仿佛被勒住一般難受。他聽過許多業界朋友賣房拍電影的事跡,但沒想到有一天,這種情況竟然也發生在了他身邊。

他自詡熱愛電影,但也做不到頹不流這種程度。

“別想太多,房子我本就打算賣,”頹不流拍了拍他肩膀,叮囑道,“好好拍電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