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4頁)

沈余有些心虛的低下了頭,他確實不具備創造爆款的能力。

頹不流卻不為所動:“所以呢?”

周玦:“所以這是一個沒有經過市場考驗的故事,就算你們把電影拍出來,也只會虧本而已。”

沈余腦袋埋得越來越低,到最後,幾乎要耷拉到胸膛裏。

周玦說得沒錯,這也正是他作品廣被詬病的一個缺點,不夠大眾,受眾很少。

沈余並非科班編劇出身,從他的自我介紹上就能看出痕跡,首先是詩人、作家,最後一個頭銜才是編劇。對曾經的沈余來說,前面二者是夢想,但編劇卻只是他糊口的一門技能。

當然,經過社會毒打後,他早已經意識到有錢才是硬道理,沒有錢夢想屁都不是。

這些年他努力往商業領域轉型,也有幾部不錯的電視作品。但讓他獨立負擔一個電影劇本,他心裏還是有些沒譜。

電視劇可以邊拍邊改,數據差甚至可以切掉,但是電影卻不行,要完全完成,才能登錄院線與觀眾見面。

雖然小說是他寫的,但這是他早年作品,故事性不強,更多是鋪設定以及表達精神感悟,所以數據並不好。現在改編成電影,真的沒問題嗎?

沈余擡頭看向頹不流,心頭一陣打鼓。

這個人對他這麽好,他不想辜負了他。

“頹總,沈余試圖建議,“不然我們先做一下市場調研?”

頹不流卻歪頭對他說:“沈余,你先出去。”

“啊?”沈余愣了愣,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頹不流:“我先和周總談談。”

“哦。”

沈余轉身離開辦公室,直到房間裏只剩下他們二人,頹不流這才擡起頭。

“周玦,”他看向對面的男人,徐徐開口,“知道你為什麽拍電影投一部撲一部嗎?”

周玦:“……”

這是他心中長久的痛。

雖然周氏文娛在業界的名號響當當,但他們主要業務在藝人經紀、以及電視劇領域,原創電影沒幾部能拿得出手的。

不,準確情況是一部都沒有。

剛成立周氏文娛時,周玦也興致勃勃地暢想要打下一片商業帝國,沒想到投資電影是投一部撲一部。

影視事業部每次開會都被他罵得狗血淋頭,依舊拿不出一個像樣的作品。

到後來,周玦改變了集團戰略,從自制改為投資入股,好在他們財力雄厚,大面積廣撒網總能撈到幾部還可以的,這才不至於讓賬面太過難看。

但電影依舊是他心中長久的痛。

頹不流是真不給他面子,招呼都不打就直戳他痛處。

不對,至少他把外人支開了,勉強算是維護他的顏面。

“……”

周玦心頭微澀,面上卻是若無其事,還笑了起來:“我以為你支開旁人,是要和我說更重要的話……”

“我找你是來談工作,”頹不流垂眸看他,語氣冷酷不戴一絲感情,“若周總想要別的東西,恕不奉陪。”

沒想到他直接翻臉不認人,周玦臉色有些難看,但也沒再放肆,改口道:“那你說說,我電影失敗是因為什麽原因。”

頹不流垂眸看他,語氣輕嘲:“你現在又願意聽了?”

“我錯了,”周玦嘆了口氣,有些無奈,“剛才只想和你開個玩笑。”

“原因很簡單,”頹不流沒再為難他,冷靜分析道,“就是因為你太在乎市場。”

周玦不以為然:“我在乎市場還有錯?”

“在乎市場本沒錯,但關鍵是你的方法,”頹不流語氣很直白,“你之前拍電影是請一堆互聯網從業者研究市場,用大數據分析當下什麽火,觀眾最愛看什麽。甜寵劇火你們拍甜寵劇,打臉虐渣起來了你們又開始寫復仇劇本,還花了大價錢邀請流量明星做主演。”

頹不流說得沒錯,周玦是在互聯網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典型商人,受眾群體、市場、熱度……這是他掌控一個行業的方法。

他曾經也創造了許多成功的案例,最明顯的就是帶領周氏百貨成功完成新零售轉型。在大部分超市都式微的情況下,周氏百貨依舊能一支獨大,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網紅商貿。

但這一套放在影視行業卻行不通了。

頹不流:“你有一套完全工業化的影視劇制作方式,可結果呢?”

結果就是他每制作一部“爆款”熱劇,最後都撲得沒有一絲水花。

周玦心中酸澀,自嘲一笑:“所以你今天就是來數落我的?”

“怎麽會?”頹不流挑眉,“我今天是來給你提供第二條路。”

“第二條路?”

“摒棄沒有溫度的商業化分析,把工作重心放在故事本身,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好作品。”

周玦沉默了下來。

頹不流這一番話無疑非常有誘惑力,每個影視從業者都渴望制造經典,周玦自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