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明貶暗升(第2/3頁)

“便奪陳延工部尚書之職,叫他入京反省一月,降半品至翰林院侍讀大學士。”

三皇子派文臣:???

是了,他們明裏暗裏派人,在朝堂上扭來扭曲,嚎叫了一堆,終於搬倒了陳延,讓他降職了!

從一點也不重要的邊緣六部尚書,降到文臣聖地,清流首官,天下舉子聚集地翰林院,讓他做了翰林院侍讀掌院。

“……”

這不是明貶暗升嗎!?

這轉折葉問也沒想到,但他是第一個站出來大聲喊:陛下聖明的。

-

此刻,還在遠方的陳延並不知道朝廷的紛爭,他只是在重建九台縣,看著那些百姓們舉家抱在一起的樣子有些出神。

的確有點沒有出息……

出來這麽久,不見茵茵和月兒,內心裏竟十分想念。從這點上看,他的確太過柔軟了。

災後在九台的這段時間裏,陳延稍微統計了一下在避水過程中不幸罹難的百姓,對他們的家人進行了一些就補貼。

除了對城鎮的重建,方潮平和陳延還協調了一下西江府未受災地和受災地的糧食,水災過後,九台、豐宜和萬昌這一季的糧食肯定是沒有收成了,不管怎麽樣,吃方面還是要保證。

同章縣令說了一下糧食分配,討論了一下這個時節地裏還能種點什麽以減少今年的損失,正說得來勁兒,外面有人通傳,說是叫陳延速去豐宜接旨。

接旨?

陳延微頓,陛下發旨,他這是要回京了?

……

騎馬至豐宜,見陳延來,宣旨的太監很快打開了明黃色的聖旨,宣布了關於方潮平、陳延的任職調動。

黃金昂貴,沒有奔襲千裏帶來西江,都賞到了二人在京中的家裏。而這聖旨——

方潮平和陳延面面相覷,都沒能料到,事情竟然會轉向這種結果,不過聖言千裏迢迢而來,二人也不能呆愣著,立刻跪下接旨了。

傳旨的公公知道陳延是天子寵臣,並不甩臉色,十分恭順道:“還請陳大人二日盡快收拾行囊,陛下來時叮囑過,要大人盡快回京赴任。”

“臣遵旨。”

暫時送走太監,陳延手捧聖旨,方潮平拍拍他的肩,“先前我還怕你那泄洪之事被人翻起秋後算賬,但不曾想……”

這賬的確被人翻起來了,就是這懲罰挺甜,方大人不由得嘆了一句,“小陳大人的確簡在帝心。”他這種老菜幫子,難比哦。

陳延自己也沒想到,在嶽父和謀劃中,他的下一步的確是往禮部或是翰林院走,不過這條路總歸是有些艱難的,他本來還想花個五六年過度一下。但過度還沒開始,結果已經先來了。

“方大人莫打趣我了……”

“倒是我,不知道要在這西江府待幾年了。”他說話的內容惆悵,但語氣卻挺輕快,方潮平早就不相幹治水的活了,他年紀大了,本來此番回去就想告老,找個地方安度晚年。

現下留在西江,做一方父母官,到時候任期到,回京乞骸骨,說不定能高一職榮退呢。

這麽看,雖然在官階上,兩個人都‘降職’了,但得到的結果,算是皆大歡喜了。

在知道方潮平落地要成為西江府的知府後,自己要應詔回京之後,陳延沒有浪費時間,立刻把自己書房裏那一堆關於重新建設好九台縣的若幹意見及規劃交給了方潮平。

“方大人,先前我一直在想,若是你我二人都回京了,將來新知府來了,這些該如何實現……”陳延想過要回京遣人來,畢竟,他與九台百姓承諾過,會做到力所能及的‘最好’。

“如今你在,我心中的石頭便可落下了。”陳延目光清澈誇方潮平,“你是個好官。”

“停!”老方大人擡手喝止他,“可別給我戴高帽子,我就是個普通官。”不說話是拒絕,他人的動作卻很實誠,接過了陳延的紙,又言:“泄洪九台是我和你一起做的決定,你給的承諾也是我的承諾。”

“嚯,你這建城計劃做得不錯啊,先前在百理建過?”

陳延點點頭,方潮平了然,“放心會京吧,我會搞好這些的。”

交接完工作,便是訴別情的時間,陳延說自己這段時間在方潮平的身上學到了很多,方潮平亦言:“在你身上,老夫也學到了許多。”

“明日你就要走了,這麽重要的時間,我們也別誇來誇去了,這樣……清遠啊。”他忽然拉近二人的距離,“我聽聞你有一女,恰在婚齡,是這樣,我也有一子!”

“幼子,人長得玉樹臨風,年方二十就中了舉人,性子很不錯,現在就在京裏……”

陳延反應過來,這是要拉纖保媒,連忙擡手,“方大人,我們家中的婚事乃我夫人做主,這這這,我應不下來的!”

“也不要你應!”方潮平扯住陳延的衣袖,“你就去看看!你覺得可以,我們坐下談談啊,不可以!你便提攜提攜我那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