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事了(第4/7頁)

“不必。”陳延擡手,不談,這事是沒有變數的,談了還不知道怎麽亂七八糟呢。

哦,補世家,那百姓補不補?

給補償,所有人都給?他不可能許下如此承諾。

是以,陳延想了一個陰招。

“不談,那這?”九台縣章縣令有些慌了,“叫人拿住,直接帶走?”

“縣衙裏有多少差役,哪裏帶得走這麽多人。”陳延搖頭,“莫怕,如今時間緊,上遊會在今日辰時放水,寅時後我們就要出城,往高處走。”

“寅時!那豈不是只剩兩個時辰?”章縣令驚了。

陳延:“先把縣衙的衙役全部叫來,打更的鑼、所有能敲響的東西全部敲響,讓所有人走街串巷,告訴城內的人,上遊卯時泄洪,寅時後,我會依次鎖住九台縣的東門、西門和南門外門,介時還留在城內的人,必需與城堅守,等水退後等待救援。”

章縣令嘴巴微張,顯然是驚呆了,這這這?泄洪鎖城門留下來等救援,這,這不是等死嗎?

……

他小心地朝陳延看去,然而這京中來的欽差面色淡淡,眼裏無波,看不出話是真是假。

“還不快去?”陳延說:“準備東西。其余城門先不開,只開南門,我領人在門口等。”

“把縣內的名冊拿給我。再拿一些燈籠和蠟油。”

接連發出指令,章縣令手忙腳亂地準備了起來,而此刻,被陳延留在城門口的侍衛們已經就地取材,做了一個簡易指揮部,擋住雨水後,陳延點亮了燈,看了眼名冊。

好消息,九台縣的人比府城那邊登記得更少。

此刻,前置準備工作做完,某些人還在家中等待著屬於自己的談判時間到來,就聽到雨幕之中,鑼鼓喧天——

“報!九台百姓們聽好了,九台縣上遊萬昌堤今日寅時即將泄洪,欽差大人現在在南門口等候遷移百姓!大家收拾好細軟,快點準備好!縣內寅時後卯時前封門,介時不出者將與九台共存亡!”

第一遍,大家以為是開玩笑。

第二遍又響了,這些等待的人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泄洪遷戶已經開始了,而那位來的大人,並沒有與他們商談的意思。

他好像並不在意任何百姓,透出一股昏聵無道的:你死就死了怪自己的貪官樣式。

“……莫非來的真的是個貪官?怎麽完全不管我們的死活?”

而城內正在睡夢中的百姓很快被鑼鼓驚醒,他們什麽都不知道,但對於權利懷著十分的敬畏,雖然戛然而止的消息有些離譜且冷肅,但在惶惶之後,他們反而是第一個接受此事的。

立刻就在家裏收拾行囊,然後披著蓑衣闖入了雨幕之中,在踉蹌跑過街道,出南門看見許多身著甲胄的士兵時候,他們的心才落了下來。

陳延在小木屋內,見人來,立刻差身邊人安排給來的百姓編組。

沒有原因、沒有理由,只有指示和公事公辦,反而第一時間把人給鎮住、安頓了下來。

接下來便是等。

第一個時辰,是城裏的鑼鼓聲最密集的時候,幾乎每分鐘都會有人叫,到第二個時辰,敲鑼的人就會顯著減少。

這也是陳延給城內拿喬的眾人安排的心理壓力。

鑼聲漸少,是不是說明著……說明著城內的人變少了呢?

城內。

百姓像是螞蟻搬家一樣,在埋怨中、迷茫中緩慢出了城,而稍微有些實力的家族還在挺著,他們在賭,賭陳延不敢這樣不來叫他們。

可外頭的聲音真的慢慢變小了,真的慢慢沒有了,好像有許多人離開了。

大家逐漸慌了,沒有人知道外邊的事,所以這些人想了想後,決定派人去打探,發現九台縣的人真的越來越少了!

眾人開始慌了,又去縣衙看了下,還好,章縣令還在,有些能等的還在等,但有些壓力大的,已經忍不住放棄了。

清點好家裏的東西就等著出發了。

一個人放棄,那麽和他差不多的人,也會接連放棄,逐漸,天色有些蒙蒙亮,九台縣該出城的人基本都已經出城了。

只有馮家、楊家兩家還在等。

還是沒有人來找他們談話,馮家的人忍不住去問自己的老祖宗,這是怎麽回事,老祖宗也不知道啊。

這,這泄洪,按理來說朝廷上是有規定,必須要協調當地的百姓,怎有如此之輩?

走就走,不走就死!?

“你們去看看章縣令如何!”

馮家派了管家出門探查,而另一邊城門口,天色亮了些,下了一晚上的雨,因為地勢有些低,九台縣這邊也積水了。

淩晨還沒有人的城門,此刻已經擠擠挨挨一片了。

有人很狼狽,有人淋雨多了,生病了,陳延盡量不去看這些,而是冷著臉,叫人去把章縣令叫出城,並開始封鎖東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