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君恩(第3/4頁)

陳延:……

一種被身體鄙視的感覺沖上心頭。

還好,扭得不是很嚴重,他躺了一會兒腰就恢復了知覺,惹得茵茵在一旁偷笑:“你啊你,京官當久了事忙,人胖了、身子骨也不那麽硬朗了。”

陳延為自己挽尊,“我還是日日打五禽戲的,只是方才太著急了!”

說罷,起身洗漱,穿上了朝服,迎著黑漆漆的天上朝去了,姜茵茵撐在床上看著夫君遠去的背影,目光繾綣,十分溫柔。

人走後,她又睡了一會兒,等天光大亮在鏡前梳頭,茵茵發現自己的眼角又多了一條小細紋。

豁達的人,總能更自如的對應時間,她同侍女輕嘆,“又老一歲了,日子過得可真快。”

這如水般的時光,從來不會停歇腳步,等待任何一個人。

獻寶的余蔭猶在,陳延在朝堂還是很如魚得水,工部尚書無人攻堅,他立在一遍倒挺自在。

漫長的上朝時間,他在腦海裏構思著將獻給陛下的第二輪禮物。

一個功績巨大,能將陛下擡上明君神壇的禮物,那必然是每個清穿者都要來上一遍的牛痘啊。

當代天花同瘟疫差不多,一直被放在不治之症的位置上,能解此事,也是大事一樁。

莊子裏那些大夫已經在測試了,就是還沒上人身,應該不用等太久,春日夏日不是好時機,等冬日裏再試。

穩定下來後獻給陛下,剛好充作新年賀禮。

思緒亂飛,朝堂裏忽然傳來了熟悉的聲音,陳延偏頭一看,發現是自己的老泰山正在發言。

脫離了陛下身側後,姜定修就把更多的精力投在了吏部,這幾年吏部政治清明、官員評績愈發‘合規化’,他在眾多平民官員中的名聲一直非常好。

就是吏部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陳延發現,爹也老了。

鬢角白發,臉上的皺紋,略帶些沙啞的聲音,和燭火下熬燈,略泛著紅的眼神,不知從什麽時候起,他已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老臣。

-

朝會後,陳延回到六部街這邊用了飯食,下午伴駕,一直到天微微黑,才抽了空到姜府去。

今日他晚了,到的時候一家人都坐齊了,笑著用完飯,便又溜達去了書房。

如今,姜尚書輕易不會叫陳延來家裏,一般都是月兒或者茵茵回來小住,翁婿二人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

“坐。”姜尚書長長呼了口氣,咳了幾聲。

“爹,您這是怎麽了?”聽到嶽父咳嗽,陳延蹙眉,為他倒了一杯熱茶,“寒著了?”

“話說多了,今年滿任期的人多,吏部事忙,我沒什麽事,你先坐。”

“清遠,今日叫你過來,有件大事要同你說說。”

“爹,您說,我聽著呢。”

“青年,今年葉問任期將滿,要從兩廣那邊回來了。”

乍一聽到好友的消息,陳延臉上氤出欣喜,“這是好事。”

“是,今年京裏空出的位置不多,戶部和吏部有合適的缺……他的情況不適合去戶部,所以你葉伯父想讓他到吏部來。”

吏部今年還留有一個吏部侍郎的位置。

外放回來當侍郎,這個年齡熬一熬,將來做到尚書的位置也猶未可知,的確是個好差事,但——

陳延有些遲疑,“爹,我們同葉家的關系陛下看在眼裏,如今你是尚書,若要將葉問再回調做侍郎,這?”

天子恐怕不會同意。

“是,所以清遠,此番我決定卸任吏部尚書之位,告老還鄉了。”姜尚書輕飄飄放出這句話,陳延聽到告老二字,差點被一口茶嗆到,擡頭,“爹,您這是?”

這樣的想法從什麽時候起已經不可追,但這是姜定修多方考慮之後的決定。

他在吏部尚書的位置上已經坐了太久了,如今陳延正蒙受聖恩,聖眷正濃,品階也高,這種情況他要再進一步,已不可能。

再一算算,他在如今官位上也十數年了,姜定修判斷,再過一個任期,陛下便該扶新的侍郎上來接他的位置了,與其等著別人來接班,不如早早運作。

他走,葉問回,必能如願,老葉還在宮裏,三方扶持,仍能發力。

在這來說,“你也在工部待了幾年了,我原以為你在這裏會表現平平——”

畢竟,這是工部啊,沒有那麽多的機會來展現一個人的能力,但陳延擺出來的東西顯然出乎了姜定修的預料。

“你總能令我驚訝。”

“工部不該是你的終點,我看陛下極滿意你,若我留在吏部為尚書,陛下再滿意你,此處也只能是你的盡頭。”

但姜定修辭官、退居榮養,一切又不一樣了,“陛下會更放心將你提到高位。”

直接跳到翰林院做掌院,等幾年再跳入宮頂老葉的位置,將來做太師、或者為相,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