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工部尚書(第2/2頁)

姜定修知道女婿是個靠譜人,看他這麽胸有成竹,他思忖之後,終是點了頭,“去工部也可,陛下知道你的想法,恐怕也會猜不透你了。”

陳延笑笑,說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話,“若易地而處,爹為上者,看我這麽選,會想什麽?”

作為看著陛下成長的頭號人,姜尚書揣摩了片刻,給了個問題。

“愛卿何以選此?不若去戶部,將來周大人亦有告老之時。”

當然,這話就說說,真選了,那就是沽名釣譽,想當官想死了的人。

陳延就當是在面試,模擬回答了這個問題,“臣並非求官。”他說話還有幾分大膽在,“陛下是看臣長大的,臣便是有此陋習,呆過的地方不願去第二次……”

“這些年在百理,臣也搗鼓了許多好東西,想著在工部能細細研究這些,能為百姓來帶更多便利。”

他又擡頭說:“不過臣往工部亦有憂思,臣雖已入朝十數年,但在朝上資歷仍是不足,思及尚書之位,還是惶恐,臣只想居工部做事……”

陳延耍一招以退為進,姜尚書輕笑一聲,“你倒是會說話,這話說完,陛下必點你做尚書。”

以陳延的資歷,去工部還做侍郎,算是小流放了。

“先前我還總憂心你在陛下面前不會說話,什麽都說,看來是我思慮過多了。”姜大人拍拍陳延的手臂,“你已為人父,成長了許多,明日還有事,今夜便到此,早些休息吧。”

陳延拱手。

“對了,明日授官後,就搬回陳府吧,你我也不必總住一處。”

“我會讓茵茵多帶月兒回來看嶽母的。”

“是,說起月兒,她如今也該啟蒙了,若你和茵茵沒有時間,可多送過來,你娘說帶她像帶茵茵一樣,想多帶帶。”

提及女兒,二人臉上都是溫情。

-

次日。

紅墻綠瓦的盡頭,是這天下權利集中之地,陳延低著頭走入了殿宇之中,他強迫著自己不要那麽警惕。

要流露出幾分真情來,這樣才能蒙蔽自己和他人的雙目。

成宇帝見他,語氣親熱,說了幾句百理的事後,便直入了今日的主題,陳延細細聽著,聽到他給的選擇後,那一刻——

他在想,嶽父實乃神人也。

活像是有讀心術,陛下所言和他所言,幾乎一致,事先有過預演,陳延並不緊張,小心思考了一盞茶的時間後,說自己想去工部。

天子面上的疑惑和昨日嶽父臉上的如出一轍,他好像有些沒聽清,“愛卿想去哪兒?”

陳延重復:“臣想去工部。”

陳延說完之後,他真的大體重復了一遍姜尚書昨夜說過的話,陳延也重復了昨日的解釋,他生得好看、面上端正,筆直挺著背的時候仿佛有錚錚傲骨。

這樣一個人,說著願為社稷、願為百姓,自己挑了一個最冷、最沒有前途的衙門,只說自己喜歡、只說有用。

他的話一團孩子氣,卻又透著幾分成宇帝喜歡的孤勇。

他忽然覺得,自己年輕的時候,應該也就是這樣子的,陳延……竟有一些肖似自己。

於是,在重重情緒的推動下,陛下準了陳延之意。

並且非常溫和地說:“並非一而定終,若是你發現工部並非你所期,將來亦有他選。”

一個帝王能給臣子說這種話,當真也是入心了。

陳延面上感激,但不做涕零之狀,只眼神裏蘊著火光與沖勁兒,“臣相信,去工部,亦有陳自己的前途。”

“善!”

“朕信你,清遠!”

……

至此,長達六七年的外放生涯已過,陳延又回到了京城。

回到了那條長街,進了六部,做了一個遊離於權利之外,但又伴隨於君主身旁的近臣。

自他歸來以後,姜尚書的伴君之位都得往後退了。

陛下似乎不再最喜歡那個擅棋、擅揣摩人心思、十分妥帖的尚書伴於自己身側,他愛上了贏的感覺。

喜歡召見這個次次輸棋給自己,年輕的、充滿銳氣與各種新鮮想法的臣子。

出入宮廷多次,陳延在伴君的過程中,逐漸接觸到了那個曾在嶽父信中出現過一次的三皇子。

天真爛漫地說出:百理人豈非只知陳大人,不知父皇您的三皇子。

三皇子身量很高,遺傳了成宇帝,約莫十三四歲,擅言,擅彩衣娛親,很會逗陛下開心。

也就是此時,看見雄獅與幼師,陳延才恍然,自己好像還拿了一手觀‘權力交叠’、蹭‘從龍之功’的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