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人心無盡頭(第2/3頁)

這話?

看來老葉沒有料錯,人回來是肯定能回來的,就是戶部尚書的位置,是肯定要不回來的。

天子已經這樣說,說明已有決斷,事情沒有轉圜的余地了,姜定修立刻放棄了為老葉說話,轉而順著陛下的話,“確是如此,戶部事忙,天下皆知。”

“前些日子臣去巷子裏找周大人,他忙得手都沒有離過筆,瘦了許多。”姜定修輕嘆,“陛下體恤老臣,臣心懷感激。”

“你們都是陪朕走來的老臣……”天子言:“朕欲封葉愛卿為太傅,行走宮中,為朕教一教膝下的皇子們,說起來,朕可眼饞極了葉問的思與才。”

太傅放在本朝,官階比尚書更好,就是朝政參與度低,沒有實權,但從另一方面來講,接觸不了現在的陛下,能去教‘以後’的陛下,對於養老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老葉原本就想避避鋒芒,有個這樣的位置,當真是不錯的。

姜定修贊天子安排天衣無縫,多方考慮,一時間,殿內君臣相和、其樂融融。

-

京城內的風風雨雨,陳延並不知道。

他從京城得到的,只有快樂。

有陛下的詔書,說他在百理做得很不錯,允他繼續按照理念行事,並鼓勵他大搞農業、要看他明年田稅增產,糧倉滿滿。

而隨陛下詔書而來的,還有嶽父的家書、秀秀姐和葉問送來的信、以及父母制作的一些特產、小孩子玩的小布偶。

陳延能看出來,這個小老虎布偶,是母親李銀花縫制的,針腳細密但不算精致、愛用各色花布,打結老喜歡藏個繩頭。

小小的幾個細節,牽出了許多昔年的回憶。

不過有些可惜的是,小黑炭不怎麽愛玩花花綠綠的布老虎,比起這種軟綿綿的小東西,她更喜歡自己蕩高高的秋千,扔重重的球,投長長的箭,打軟綿綿但是很可愛的拳頭。

女兒不愛玩,陳延也沒有強迫她,只叫她把小布老虎收好了。

小豆丁一般大的人,奶聲奶氣問:“不喜歡的東西也要好好收好嗎?”

陳延點頭,“因為這是祖母花了很久的時間做出來送給月兒的心意,要是月兒沒有收好丟了,祖母會很傷心的。”

怕小黑炭不能理解,陳延還舉了個例子,“就像月兒送給娘親的小球,娘親不玩但是會收好,要是那個球丟了,月兒也會很傷心。”

提到小球,小黑炭臉上的表情立刻多了起來,有點感同身受地點點頭,“好吧!我知道啦!”

於是,陳延在百理府的第一個任期,便在小黑炭蹦蹦跳跳的腳步中,輕快地、圓滿地結束了。

-

在初春陽光的照耀下,陳延在百理第二個任期的第一年,正式開始了。

論,前期的準備工作完美鋪墊好之後,事情的發展到底能有多麽順利——

這個,連陳延自己也沒有預料到。

上年冬季,粉糖坊召集工人,全面開工,介於今年甜菜大豐收,原材料儲備極多,加上粉糖在府外暢銷了一年多,已經打開了市場,今年的生意進展得更加順利。

年剛過,才二月,不等陳延鋪開百理商號的網,府內便有豪族通過木家族長來聯系,願意在府內招商隊,去比江南更遠的地方販糖。

有人願意走這個銷量,陳延自然不會拒絕,大筆一揮,很快,人們就動了起來。

三四月,被規劃好的新村人終於哼哧哼哧地把新的房屋建好了,統一建造的房屋寬敞又美觀、木石結構加一些泥土夯實,大家住得十分舒心,開荒也十分舍力。

很快,平坦的土地上就出現了一塊又一塊田地,在被灌溉滿人肥之後,於深夜靜靜發酵,孕育著代表豐收和希望的種子。

曾經荒蕪的富饒土地徐徐升起炊煙。

目光遠眺,四月初,平風縣內,周愈然在陳延的建議之下,開始劃地在矮山坡上種植棉花,小小的棉籽進入土地,等待著陽光和雨露,突破桎梏,為百理帶來嶄新的生機。

而隨著春風吹向山邊,新接手遷戶的山裏人也過上了不錯的日子,如果有選擇,山下的日子好,誰願意住在山裏?

他們有出色的狩獵手藝,有嫻熟的扒皮工藝,他們也可以學著養殖兔子,可以去縣衙裏擺攤、賣力氣。

有存銀的人去書塾裏認字、學習。

沒有誰知道這樣的生活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但,當第一個人從說自己賺了錢從城裏牽來了一頭驢,第一個人說自己賺夠了銀子要去縣裏買屋子,要籌錢等著下一批遷戶……

看見有人在書塾裏學習回來之後,搖身一變,忽然成為了什麽制衣坊的工人,每月拿400錢,說不種地以後也可以養活自己。

大家這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原來賺銀子的路有很多條,原來經濟的發展,也是跨越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