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遷戶(第2/2頁)

“還有比現下這個當口更適合提要求、提條件的時候嗎?”陳延展眉,“所有人都在爭。”

條件略苛刻,被選中者會覺得自己真是幸運,這些規則可以全部遵守,而不被選中者看見這些規矩,也會在心中安慰自己——

啊,要做這麽多事,也不一定是個好差事呢,簡直兩全其美。

“你真是……”姜茵茵想了想,吐出了三個字來,“好促狹。”

於是乎,在萬眾矚目、百姓翹首以盼之下,於府衙內出台的遷戶布告,終於全面出台。

它詳細解答了,何人能遷戶?遷戶後要幹什麽?遷戶後要遵守什麽?遷戶是一次性的嗎?今後還會不會有人遷戶?

種田怎麽種?田怎麽選?稅收怎麽交?諸如此類等等雜七雜八的問題。

方方面面,十分詳細,由於來問的人眾多,每天衙門的布告旁都要倒下一個口幹舌燥的講解書生。

細則出台,有規律對照,大部分人能知道,自己為何能入選、又為何不能入選。

遷戶第一選,選擇在書塾進過學,又在農莊裏做過工之人,又要在其中挑選家中人口、青壯較多的戶,再者,若家中有人在糖坊、官鋪內上工的暫且不選,有功名者暫不選。

家有恒產、商鋪者暫不選,介於開荒耕種辛勤,多數還是選了貧苦百姓。

而中選者也必須注意,去了所遷地要自己蓋屋子,蓋的屋子必須是由官府統一規劃的,無論是大小、形狀位置,都有嚴格的要求。

而在新村內,也必須遵守各種規則,摒棄宗教,要並戶成村,要學習官話……等等等等,不勝枚舉。

中標者當日是開心的,但初初的喜悅之後,一股迷茫也會湧上他們的心頭。

啊,遷戶到底是個什麽意思呢?

我們留在原籍的房子,就……就這樣不要了嗎?

我們要背離村子,去更遠的地方,親眷留於此地,我們要就此分離了嗎?我們還能不能回來?又或者是對未來的擔憂,我們的錢蓋房子夠嗎?我們沒有種過田,我們真的行嗎?

快樂之後,仿佛就是無限煩惱上湧,還好,通常情況下,一村不會僅有一戶遷居,以及開荒前兩年,府衙按我朝律,只收半稅。

眾人懷著期待對未來翹首以盼,而就在這樣萬眾矚目,所有人都在想,這遷移的第一批入能不能過上美好生活的時候,又一炸雷出現了。

陳延於百理府府城內再發布告,令有戶遷走的村落向山中發訊,縣衙本月內接收自山上下山的隱戶,在縣城的主持下,只要隱戶門買下遷走人留下的房屋,即可登記入百理府戶籍。

而此策一出,平光縣的某裏正立刻想起了自己在深山內的侄兒們,狂奔入了山。

至此,搬遷者留下的房屋有了人接手,他們得到了一些銀子,新的耕種村落出現了,隱戶下山,百理府的人口立刻暴增,而且增加的許多都是青壯。

秋日,連番下策,百理人們隱約察覺,這將是繁華的伊始。大家都抓住機會,鉚足了勁把自己的孩子送進了書塾。

一時間,讀書上進之事,蔚然成風。

九月中,陳延遣派了府城許多書吏、小官前往各地新村督促開荒、分田、建屋,合戶為村,選新裏正之事。

夙興夜寐,將這些事送入正軌後,陳延終於有空騰出手去工匠那裏了。

京城來的工匠如今已制作出了最簡易的紡紗機,陳延趁著雪沒有落下之際,趕了一趟平風縣,運來了許多棉花。在府城內召集了許多心靈手巧的女工、繡娘,準備探索一下如何軋棉、搓線、紡紗、織布。

他動作不大,但細心關注府內一舉一動如何能漏掉這些消息?

百理府支柱產業的另一明珠,正於這個微暖的冬日,悄然綻放著。

作者有話說:

下次盡量不湊在一天更新,而是一天更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