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軟黃金(第3/3頁)

匆匆至六月,陳延終於打道回府了。

此時,府城的桌案上已經堆上了各地關於棉苗的摸排情況。

公文事雜,這件事和木紮也經手過,陳延便把統計的事情丟給了他,自己則去了府內的工匠那兒。

別說,京城來的工匠和陳延言語的適配度還挺高,在聽完他的描述之後,很快便起了個紡織機的架子。

老架子的框,織布的效率不怎麽高,不過陳延此刻就需要這種架子。

看完工匠那邊的事兒,六月又過了幾天,又得分神去看看百理府府城旁邊的大農莊,看那邊的糧食有沒有錯漏,以及木師爺報告的關於書塾的一系列情況,劉師爺那邊的財務支出。

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大事,弄得陳延三國家門而不入,人又清瘦了不少。

出門一趟,一直忙到六月中下旬,陳延回家後,才有時間和茵茵說說話。

-

夜黑如墨,百理是個溫暖的地方,相對的,夜間的蚊蟲也很多。

床邊掛著幾道紗帳,空氣中燃燒著熏香的味道,茵茵的聲音懶懶的、帶著些喘息,“我們陳大人真是越來越忙了,瘦了這麽多。”

“硌人嗎?”陳延也摸了一下自己的胸口,欸,人到中年,略有些身不由己了。

年輕的時候他堅持鍛煉,脫衣之後還有點顯眼的肌肉掛在身上呢。

“倒是不硌。”茵茵呼了口氣,翻過身來,夏季的月光與燭火一樣明亮,再這樣的夜裏,她偶爾才會泛出這樣的嬌意來,“說好五月回來,遲這麽久,我都以為你不回來了。”

“你同小月兒在這裏,我怎麽可能不回來,只是路上耽擱了。”

“我倒是聽了些消息,相公又在下面發現什麽了?”茵茵覺得陳延真的是個很有意思的人,腦子裏又無限的想法。

“是一種很能賺錢的作物。”夫妻夜話,他語調輕松,茵茵噢了一聲,問:“比粉糖更賺?”

“若能量產,達到甜菜種植的規模,非粉糖能比。”要知道,粉糖目前為百理府帶來的收益可不少,陳延這話——

讓姜茵茵挑起了眉,“看來此次收獲的確頗豐。”

“收獲是有的,不過也嘆,今日歸來,女兒都差點不認識我了。”作為一個沐浴在後世育兒理念中長大的人,不能給女兒足夠的陪伴,陳延總感覺很愧疚。

在這點上,茵茵比他豁達,“你是一府之長,一府父母官,外出也是為了百姓,並非私心,月兒該理解你,她長大之後會記得的。”

“再說了,你不在的時候,她日日問爹爹,此番認不出你,可能是你跟她一樣,曬黑了吧。”小煤球認不出大煤球。

提起黑,陳延也是忍不住嘆氣,“是啊,她怎麽越發的黑了,這……這可如何是好。”

“黑便黑了,我看黑的勻稱,也不難看。”

“……”

這話說得,竟有越來越精神之像,二人又興起胡鬧了一通,叫水洗去身上的粘膩之後,茵茵想起糖坊裏的事,才說起來:“說來夏日快到了。”

夏天一到,制糖的腳步便要停下來的,炎熱的季節不便於糖的運輸,靠商隊把糖運到江南成本太高,只能到隔壁賣賣。

但隔壁的經濟水平也就一般,消化不了太多,所以糖坊要先減掉一些工人,待秋日來臨,再繼續上班。

“這樣也好。”陳延思忖片刻,“糖坊的工錢不低,那些年輕的姑娘們手裏拿著銀子出來,定會在府城內花掉。”

一來二去,又是一循環。

再說起來,“等遷戶的事完成了,夏季便是收割季,在這個點放掉百姓們,也好讓他們回去秋收。”

“欸。”姜茵茵很驚訝的發現,夫君就出去了一趟,對遷戶的事忽然變得挺信誓旦旦的,“這是發生了什麽呀?”

陳延沉吟片刻,道:“此行我發現,百理的人們也並不固守於舊例,大家並非由於土地、傳承不願離開故裏。只是怕不能在新地得到更多、過上更好的生活。”

“那我戳其心,將此展示出來便好了。”

美好生活就在前方,誰能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