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調動(第2/3頁)

妙啊!木師爺幾乎瞬間就想通了事情的關竅,此策一出!去上堆肥課的人肯定能多起來!

畢竟,陳延對百理農莊的第一批農夫有多好,眾人都是看著的。

來幹活的人,人人攢了兩三吊錢不說,個個身上有肉、年節有糖、有的人甚至還有棉布,這樣的好差事,大家都盼著呢,誰能不眼饞?

“屬下領命,必然辦好此事。”

“那本府就靜候佳音了。”

木師爺拱手一拜,立刻幹活去了,望著他的背影,陳延從書架裏把先前規劃好的地圖鋪開,蘸紅墨水標記了幾個村落的位置。

他決定在他想圍村的地方,建造一些農莊。

招那些人來農莊裏上工,他們悉心照料地裏的麥子,便能知道,種麥並不難,麥子的收成很好。

介時,再推先遷移至此地者可獲荒田,地必供不應求。

-

這樣‘美妙’的消息,起先是悄悄流行起來的。

九月,走街串巷的百理人必然聽說過這個消息:“就是那個工,縣裏那個工又招人了!”

“二百大錢!”

“給知府上工!”

隨著高工錢一起被提起的,還有種田二字。

“貴人種這個田不會虧嗎?”

“200大錢,若是我能被選上就好了!”

“所以還是要報那課,我去報了!”先報先到,先報先上先得!

人肥耕種課,幾乎瞬間被擠爆,火熱到木師爺都能根據陳延給出的條件來篩選報名人數,比如找來的人最好不全是一個村的,要有男有女……

因為參與的人過多,上人肥課、農莊招工一事,很快取代了今年落的雪,成為了百理府人關注的第一要點。

介於陳延這邊掌握了上農耕課的老師,大家又這麽關注這個課程,那麽,他已經從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百理府的農業輿論風向,這不,趁著上課的時間,陳延又在人群中散播了一個消息。

糞很臭,樹葉發酵後也很臭。

許多上課的農夫沒有種過地,觀測此法之後便有許多問題,諸如:

“這樣堆肥之後收成真的能提高嗎?”

“我們以後去農莊上工,一年要堆幾次這樣的肥?”

“收成增多能增多多少呢?”

關鍵的人問出了關鍵的最後一個問題,授課的農夫一板一眼回答了如上問題,並告訴圍觀群眾:“若在平原地區,堆肥得當,一年可種春、冬兩季小麥,畝產2到3石,完全不是問題。”

眾人聽完:??

一年兩熟,畝產3石,你怕不是在騙我?!

“這怎麽可能?!”眾所周知,要是能種出這麽多糧食,還上山打什麽獵?

有的獵戶臉上露出驚疑,認為教課的人在瞎說,但教課的人臉色自然,因為親眼見過,所以他分外鎮定,“這沒什麽不可能的。知府說了,我們百理,本就是種植聖地。”

人對於沒有親眼見過的、仿若天書奇談一眼的消息,始終是持懷疑態度的。

不過陳延也沒想過一次上課就按頭讓這些人承認,他只是需要一些嘴,把這些消息傳至民間而已。

因為民風淳樸、此地沒有什麽勾心鬥角,前期鋪開的一切都十分順利,於是,就在這樣的風雪之中,陳延偕同妻女,在百理府度過了自己南下的第二個年。

在橙紅的火光中,他與茵茵守夜,望著蒼茫的夜色和皎潔的月光,許下了新一年的願望。

而這一年,百理府各處百姓,也逐漸感覺到了生活的潛移默化。

新的工坊、新的工作,茶余飯後的談資、咬著牙送去書塾的孩子們,府衙裏時不時會傳來的新策,以及各地村落新設的副裏正……

好像沒有大的變化,但微妙之處的便利,卻有了許多,讓人桌上多了一道肉菜,讓人的目光裏,多了一分明天的期待。

-

深山之內。

百理境內連綿的山脈之中,藏匿了本府約1/4的人口,他們曾因宗教、禮儀等各種原因,進入山中,後來發現在山內的生活不比山下差。

不必交稅,不必擔憂幾年換一次的知府大人,安心地過著自己偏居一隅的生活。

偶爾下山,跟山下的親人們換一些生活必須的物品,日子也挺滋潤。

“不過,我們要一直待在山上嗎,阿爹?”一個圍著虎毛圍脖的少年問一旁的老人。

“不知道。”那人聲音有些沙啞粗糲,身上肌肉鼓鼓的,手裏拿著柴塞入火堆之中,“上山容易下山難,山下的日子也苦……”

他也不記得自己什麽時候上的山了,反正山上的生活挺好的,下山的時機?

男人想:“我們若要請罪下山,至少也要山下的日子比山上好,能過下去了。再就是那些官讓,才有機會。”

一需要時機,二需要人與台階。

“等著吧虎頭,別心急,下去也就那麽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