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粉糖熱銷(第2/4頁)

不過張小猴心裏已經有了成算,“但我要努力去那兒!”作為受過村裏人恩惠的遺孤,小猴沒有隱瞞大家自己曾經從二樹管家嘴裏得到的消息,“我聽大人說,今年我們縣這裏會有一個什麽農學書塾,像我們這樣的人可以去書塾裏學一個東西。”

“只要能從那個塾裏拿到一個什麽證,就可以遷戶籍嘞!”這是一件比打工更重要的事。藏在小猴心裏許久許久。

但旁邊的人不懂,“人離鄉賤,小猴,戶籍走了也未必就是好的……”

“不是!大人說,最早拿到證的,可以去百理府的旁邊,就是我們農莊的旁邊,家裏按人頭分地!”他的眸子裏全是那翠綠的麥苗,“平地!墾了之後就可以種田了,就像我們給大人種的田一樣,收成可好了,特別好!跟我們這邊的麥完全不一樣。”

“我聽二樹管事說,一畝能收3石!”然後,他在暢想中計算自己家能分多少田、能收多少糧食、每餐吃多少還能剩多少,自己可以買多少東西,以後再也不用忍饑挨餓。

那是一如夢中的場景,張小猴說的繪聲繪色,仿佛自己完全見過、體驗過這樣的日子,大家跟著他,十分投入,但聲一停,一切就像一場夢一樣止了。

……

在張小猴回來的這幾天,他一直都是阿完溝裏的紅人,有數不清的人來看他,大家對他帶來的消息多有置喙,但無論如何,他拿回來的錢是真的。

所以,別的消息傳得七搞八搞,這知府有錢慷慨的消息,卻是每個人都不否認的。

而這樣的‘流言’,也悄然發生在每一個有農戶們回去探親的‘犄角旮旯’內。

一時間,數萬人望陳延再發招人令,好去他的農莊種田。

當然,大家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又不是服徭役,要這麽多人幹什麽。

-

然後,在第一種不可能之後沒多久,新知府真的再發了‘撒錢令’,欲令百理百姓荷包鼓鼓。

第二則消息也是各地縣衙發出的,說是百理府城急需‘甜菜’,願意花5文一斤的價格在全百理購買甜菜,並倡導大家今年嘗試規模種植甜菜,明年這個季節還會按照此價收購農戶們手裏所有的甜菜。

注意,是所有的——

一開始,眾人以為這個消息是開玩笑,但直到第一個人從田間扒了一點甜菜送去縣衙,兌到大錢之後,夏風吹拂之下,所有人百理人的手裏都提起了籃子。

大家像是搶金子、挖寶藏一樣,磨刀霍霍向甜菜!

大量的甜菜被送往百理、送入陳延和茵茵所開設的工坊內,原料一多,工坊內原先的人便有些不夠用,茵茵大手一揮,在城內招了許多年輕的女工們。

人手一足,甜菜工坊內的火便再沒有熄滅過,空氣中一直彌散著甜菜糖漿甜蜜的味道,一如百理府這剛剛被激活的市場。

大抵是百理府中的百姓這個月賣甜菜、領工錢,手裏的錢寬裕了些,經濟一直十分蕭條的百理府這個月忽然多了許多在城門口擺攤子的人,百姓手裏有錢,路過看見精美的小玩意兒手便沒那麽緊,而擺攤的人東西銷出去後也更有動力。

一來二去,竟讓那條小街都變得有些繁榮。

熟知事物發展規律的陳延心裏很清楚,這是一個令城內經濟萌芽的機會,只要他能一直發錢、一直拉動內需,就可以逐漸盤活市場。

不過這一步得緩一緩,因為府庫裏的錢真的快被他用光啦!

-

守著府庫的劉師爺真的懵了。

他看著賬冊裏的數字,幾乎眼冒金星,晚上在家裏睡覺都睡不著,摟著老婆都要念念碎碎,“老婆啊,我算是知道了……”

“啊?當家的你知道了啥?”

“這敗家子光會花錢,其實難花掉基業。”一如魏大人,事不咋幹,所以錢也不少花,“但胸有丘壑,創業激進者,真真是花錢如流水。”沒了啊。

他靠在木板床上,完全猜不透、想不通,這知府的下一步準備如何走。

賣糖……偌大的百理府,真的能靠賣甜菜糖支撐起來嗎?

府內又不是沒人制過,那甜菜糖雜質多、甜味不足,加上熬制之後顏色斑雜,哪裏比得上如雪一般的白糖?

普通品質的糖,從府內運出去、路上的損耗、原料的本錢、人的本錢……這知府可開過鋪子,賺過錢?最後可別虧了才是。

思來想去,劉師爺憂心忡忡進入了睡夢之中,次日,他就忍不住求見了陳延,把自己夜間的各種擔憂鋪開了來講。

他言辭懇切,“大人,若計算後,糖之事暫難起,還是要同京城戶部商量撥款一事……後續還需要銀子,若冬日大雪,我們還需在購糧賑災,這是大事。”若遇災禍拿不出錢,那可是大事。

陳延看劉師爺深思不屬、因為太過擔憂沒睡好的樣子,連忙讓他坐下,叫他不要擔心:“銀子,已經有數了。”經過前期的準備工作,工坊裏的糖已經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