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波璃(第2/3頁)

“不如就叫玻璃吧。”還能蹭一蹭琉璃的熱度。

“波璃?”程瑞微頓,“是取自燈下波光粼粼又形似琉璃嗎?雖初讀有些拗口,但多讀幾遍之後,也不錯。”

同音不同字,陳延本想提醒,但深想覺得就這樣解釋其實也不錯,便點點頭含笑應是。

至此,名字定下來後,程瑞又馬不停蹄去了工坊,這些天探索形狀,在冷卻爐裏有許多形狀不一的‘殘次品’,但他並沒有想著把它們丟棄,而是召來了一批專門做首飾的工匠,把它們打磨了一遍,借助它們天然的形狀,認為修出了一些物具。

例如由銀鏈和半圓玻璃所制的波璃圓孔提燈。

極似山水樹根盤亙的凹凸硯台。

敲敲打打之後勉強能湊成一套的異形小酒杯,以及被扣下來,用染料點綴過後,極富張揚色彩的環佩、耳飾和頭飾。

做好這些東西之後,程瑞很快借著秀秀和茵茵的東風把它們搬入了歡顏閣,舉辦了一場夜間茶會,借著此會全方位展示了一下波璃提燈,稀罕的物件,高超的顏值,很快便把波璃這種形似琉璃,又更通透多樣的‘寶石’,推到了潮流之上。

潮流之上,便是銀山銀海,錢財萬貫。

特別是等吹糖人匠人掌握了玻璃料和麥芽糖的區別後,很快憑借自己的經驗吹出了一個細口梅瓶之後,程瑞立刻就在京城裏開了一個波璃專門店,店極大,東西極少,采取預定制,說是日進鬥金亦不為過。

有了瓶和硯台,波璃很快從女眷流向整個上流世家之中,一樣東西,一旦被當權者喜愛,立即會身價倍增。

連帶著,歡顏閣那邊上架的一批波璃首飾,也被搶購一空。

陳延和茵茵討論過那些首飾,都認為新奇由於,精巧不足,細看是比不上工匠們做出的掐絲金飾,或由寶石和點翠制的頭冠。

但——

新奇與潮流,有時就勝於一切。

是以,站在潮流上開莊子的茵茵又很忙,陳延看妻子事忙,便每日會料理一些家中的事物。

迎來送往,中饋開銷,時不時要指定一下廚房餐點,告慰一下妻子的五臟廟。

惹得夜間,小姜在床榻之上,總忍不住抱著他,聲音嬌嬌俏俏,如春水一般,“得夫如此,妻復何求!”

及至夏季,在程瑞的努力之下,燒制和吹制的玻璃越來越精致,他們甚至無師自通了給玻璃瓶加雙耳,吹制茶壺、葫蘆,或加入色料,吹出色彩斑斕的樣子。

花樣多又新鮮,它的熱度很快跟天氣一樣,如燎原一般,程瑞很快在天子面前得了個大臉,他並不滿足於只賺一方錢,很快,接著商船把這些易碎的珍寶運往了南方。

大筆大筆的金銀來來往往,陳延一開始聽還會心頭一跳,後來只覺得越來越心如止水。

看一切走入正軌之後,他便極少在程瑞面前問起此事,甚至詢問他是否要在自己的莊子裏辦新工坊,總之,他不想沾此事之名。

程瑞雖然不理解,但他尊重陳延的選擇,表示無論如何,這生意的一分利,他會留給陳延,這是他給出的約定。

-

不管生意後,夏季休沐日,陳延想起來,小姜曾經說過要在夏日泛舟湖上,於荷花荷葉中乘船在湖中垂釣,懷緬過去的烤鹹魚時光。

他開口約人,不過彼時佳人忙著莊子上的盛會,實在有些走不開。

無奈,陳延只好又一人往。

不過這次他沒喝酒,去試驗田那邊看了幾眼,就自己去舟上釣了條魚回京。

夜裏,他在自家院內架起柴火,倒了些米酒,做了些腌菜,從花園裏搬來了幾盆開得極為鮮艷的花,還紮了個秋千,很有氛圍。

姜茵茵一回來,便被滿地的心意催紅了臉,她的喜意大過羞澀,目光灼灼的望著篝火邊烤魚的男人,快速奔向他,“相公!”

“方才吃了晚食嗎?”

“你又不是不知道!”姜茵茵麻溜坐下,“我們那個閨秀集會,大家都是喝露水的啦,就算是用了晚食,我回來還是照樣吃東西的。”

她撥動著面前的火,烤魚發出滋滋的聲音,這曾經是茵茵最喜歡的味道,不過,這次一吸——

魚的味道混雜這火的熱意,向面門襲來,她忽然感覺有些難受。

陳延發現了,他問:“你穿得這麽隆重,坐太近是不是太熱了?要不要先去換身衣裳,玩會兒秋千?等能吃的時候我直接叫你。”

“好!”她也覺得,應該是這個原因。

回臥房換上了一身夏季練功服的姜茵茵很快出現在了陳延跟前,她雙手捧著臉,看著陳延在魚上刷油啊、撒調理啊,火與細嫩的魚肉交纏在一起,高溫蒸水分,連同鎖在肉內的鮮香一通撲出,姜茵茵饞了,嘆了一聲:“今天好像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