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天定姻緣(第3/5頁)

“對了!”某日飯桌上,李銀花忽然想起來,“兒啊,你先前說陛下賞了你一宅子,是不是也要修繕起來了?”

那兩進的宅院李銀花也去看過,比這邊大多了,距離東門街那邊更近,就是舊了點,不過沒事兒,老房子舍得銀子,修修補補之後,跟新的也差上離多少。

“總不能讓新娘子到這邊來?”這麽一算又不成了,“那修繕需要多少銀子?”真是錢到用時方恨少。

陳延見母親焦慮,安慰她道:“修繕房子的事不必擔心,陛下曾賞我黃金百兩,修宅子差不多了,就是要勞心爹時不時過去幫我看看——”

“好!”關於提親這件事,陳多富一直沒什麽參與感,就是在一邊開心著,現下聽到有事情做,整個人都活了起來,“你到時候跟我說說要什麽樣的宅子,我日日去看。”

陳家這邊的氛圍極好。

父母不是屏障,家世不是屏障,這事兒便談得極為順利、妥帖。十二日宴會初見,李銀花一見姜茵茵活潑明燦、姜夫人大氣有禮、不拘小節,就十分驚喜、滿意。

她也是生意場上鍛煉出的精巧婦人,雖禮儀差了些,但做人不孬,有情商,是以,十二日會見雙方都十分滿意。

葉夫人擱一旁看著自己這親家,心下也稱奇,這人,有主母性子啊。

兩家滿意後,元宵那日,陳家、姜府便互送了元宵禮物,待十八日,新雪消融之際,姜夫人便再度邀請李銀花至姜府做客,賞景喝茶。

來來去去,兩邊都未曾遮掩,所以京中一些有頭臉的世家很快發現,不得了了,姜尚書不聲不響,竟然就把女婿落定了?

定的還是今年熾手可熱的女婿‘陳延’,這?

議論著紛紛,畢竟,這中間的差距真有點大啊……人家說陳延在京中姻緣熱,熱的也就是小官家的嫡女、或者中流之家的嫡次女,像是姜尚書這個档次的,基本都是嫁庶女,他竟將唯一的嫡女嫁給了一個農事官,這?

這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而陳延其人,也讓周遭人無比嫉妒,他的上位史,再添風言風語,好哇,原來靠的不是葉府的裙帶,是姜府的裙帶,左裙帶,右裙帶,這小小的陳家,簡直就是左右逢源的‘裙帶菜’!

當然,這樣的戲稱,陳延是聽不到啦,如今元宵已過,上班的點到了。

他今年要負責推行整個京城的春耕,外加在皇莊裏探索施肥的其他可能……因為,畝產300斤對於當代人來說很震驚,對於看過畝產千斤的陳延來說,總感覺這個數字還不是終點。

雖然現代依靠的是雜交水稻,但——

探索探索嘛,堆肥種田,沒有盡頭。

他極快的忙碌了起來,但與去年全身心投入不同,今年,在夜闌人靜之刻,在清風拂過木屋的片刻,他心裏的小小角落,總會悄悄浮出一個人的身影。

貪兒女情長太短,但用筆記錄下此刻的心緒,也算是一種……屬於後來人的浪漫吧。

因為畫過許多的總結日記,總結報告,遊歷也畫過許多遊記,陳延寫這種帶點小心緒、一點點故事的圖文隨記頗為上手,不多時,一男子望著水田,天裏浮現出少女臉龐倒影的簡筆畫躍然紙上。

……

他啪嗒合起書冊,吹滅燭火,強迫著自己入睡了。

快些睡吧,明日還要幹活呢。

又是一日清晨,乍暖還寒,但在田間勞作的人們動起來後,完全不會覺得冷。

今年,陳延照舊是分區、分組,設置對照組,大部分按原計劃不動,然後在其中一組設置了一個不同的施肥方法,即一次堆肥。

他挖空腦袋回憶,依稀記得一點小麥全施肥之類之類的文字片段,但具體記不清了,只得慢慢摸索。

除了大方向外,陳延本次還在皇莊之內劃了一個專門的區域來培選麥種,如果說肥、是增產的一種手段,可以讓麥收到達天花板,那麽育種則是最快提升麥收天花板的手段。雙管齊下,但願今年能比明年更好。

雖然今年的各種吩咐更冗雜,但皇莊吳家這邊的佃戶卻比之前更配合,一是血色沖擊、二是被陳延這一手本事整得心服口服,三則是去年出了成果,莊上許多人都得了嘉獎,有了賞銀,再加之賣菜之事……

一樁樁,一件件,使得不僅是皇莊,周遭百姓也對陳延極為推崇。

這邊,陳延覺得工作推進順暢如流水,另一邊,紅墻綠瓦、皇宮之內,陛下又同姜尚書,一同談起了自己這位肱股之臣。

仍是以棋為索,聖上滿面笑意,“今年,陳延那小子說麥種還有改進的余地呢,一點不客氣,向我討了幾個小官職下去,真是不合規矩極了。”

陳延仗著青春年少,在成宇帝這裏‘作威作福’,要了幾個不算‘官職’的‘官職’,用於激勵那些老農人、佃戶,研究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