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漚肥(第2/3頁)

“陳延,你不是在翰林院裏修書嗎?怎麽又開始種菜了?”

他種菜的緣由也並非是什麽機密,姜大人那邊也知曉,便也無須隱瞞,陳延簡單的把自己種菜主要是為了試肥的事說了一下。

“噢,那你現在搬去京郊也是為了去試肥嗎?”

陳延嗯了一聲,“先前試了菜,如今要試試稻種了。”

“這聽起來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姜姑娘語氣真誠地給陳延戴了一堆高帽子,什麽解決饑荒、令饑寒百姓不至簞瓢空,令陳延有些羞赧,“事還沒開始,也不知能否有改善呢。”

“我相信會的。”

二人在院內說了會兒話,陳延這邊前頭運了東西去郊外的馬車已經回來了,眼看著他這兒忙,姜茵茵就招呼著秀秀要回去了。

她可不做給別人添亂的人。

回程馬車內。

二人也是講究人,身上沾了東西,肯定不會去吃食鋪子裏,秀秀決定先送茵茵回姜府。

車上是女眷,加上二人素來的習慣,馬車走得並不快,茵茵撐著下巴坐於其內,許久,她昂頭問秀秀:“秀秀姐,你家中可有什麽四十無子方能納妾的家規嗎?”

“?”

這問題把秀秀問懵了,少頃,她反應過來,“茵茵,你這是?”

姜茵茵端得是快刀斬亂麻,一朝中靶心,“我好像相中你弟弟啦。”

秀秀當她是小孩心性,但茵茵說得頭頭是道,什麽‘人好看’、‘敬重女子’、‘不敷衍她’、‘她問什麽他答什麽’、‘心懷天下’、‘有點膽量’。

秀秀說,這是欣賞不是心悅。

茵茵對此,搖頭:“生的好看,是美男子,我已有幾分心悅,再加這麽多有優點,便是欣賞加心悅了,快快快,告訴我你家中有沒有納妾家規呀?”

這說起來倒是有些認真了,秀秀隱隱也覺得康弟對茵茵有幾分不同,也許是對待恩人的那種不同,仔細說來,二人年歲也相合,就是……

“我們出身農家,你可見過幾個農門子弟納妾的?。”秀秀握緊她的手,“不過茵茵,婚姻之事不可戲言,你在外可不要輕易說相中了誰,還是要告知爹娘,讓她們為你把關。”

“我娘知道了,她會支持我的。”

至於爹,爹聽娘的。

-

又搬了一趟,才徹底把所有的東西搬完。

漚大坑肥和小坑肥有許多不同,比例也難控,提前了一個月過來,發酵出來的東西總感覺還是差點意思,陳延猜測也許是天氣原因所導致的。

現在太冷了,蓋住坑發酵需要的時間可能更長一些。

當然,除了發酵時間更長,這個坑散發的味道也更臭、更難聞一些,這個味道很霸道,隨風飄遠,吸引了一些周圍的莊戶人家過來。

這些莊戶頭看見陳延穿得不差,還在弄這些東西之後,更是好奇,一交談,知曉這是什麽能使作物增產的肥料之後,有些不信,陳延見狀,叫人給他挑了些去,“老丈不如拿去種種青菜便知。”

青菜是耐寒菜,冬季長得最水靈,京郊的許多農戶都會種一些拿去城裏賣。

那名為李二根的老丈敢同人搭訕,也是個大膽人,陳延給,他就接了。他的想法很簡單,這青年穿的衣裳、鞋子,一看就不普通,有莊子、有奴仆。

這言談一看就是個讀書人,一個讀書人,他身上能有啥東西給人貪圖的,別人也不稀的騙他,東西又是白送的!不要白不要哩!

是以,他把農家肥擔回家之後,迅速就給自己半塊小青菜地給用上了,青菜本就是長勢極快的東西,用上一點肥後,李二根發現青菜居然真的長得更快了!

他家的菜,比鄰家的早三天長出第二茬!

這冬天,農家就靠點青菜蘿蔔換銅錢,大家都盯死了,鄰家見李二根家的青菜長得快,立馬就來問了。

老李家的也是個實誠人,就把擔肥的事兒說了。

是以,在陳延挖好了第二個坑後,附近李家村裏,多了五六個挑著擔的人來問他‘買’肥。

用買而非要,本就令人欣賞了,陳延也不靠這個賺錢,象征性收了兩文錢後,就讓大家把農家肥擔走了。

很快,那村子裏的人估計傳遍了,來得人太多,陳延就沒法兒賣了,他這兒得留著,等著到時候種稻呢。

饒是如此,他‘香香臭臭’的傳說還是在附近村莊裏流傳得很廣。

-

李四泉最近在家裏待得非常不得勁。

他搞不明白,附近這些人是從哪裏弄了些這麽臭的肥料來……一道肥施下去他書都看不下去了。

焦躁,也許許久之前,他就是因為周遭太吵,如此焦躁,才名落孫少,在二百名後,只是個同進士。

家裏也無甚關系,空有同進士之名,還在等官缺,現還同一介白身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