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擇婿(第3/5頁)

基於對陛下的了解,他覺得他可能不會喜歡這樣的東西,所以思忖再三後,他用了自己的簡單模板。

即,事件起因、條件、經過、結果。敘述比較簡單,紙頁並不多,而且,這篇總結的重點並不在前面,而再其後——

由於本次調查有許多人名、地名、數字,所以陳延在登記數據的時候,使用了數據一覽表,對比表。

大名朝並不是沒出現過表格,但它們基本應用於商行或歷史編年體系之中,極少會有用它來登記數據。更不要說來對比了。

這樣的數據看上去,是了然的,賞心悅目的。

果不其然,再翻到最後一頁,看見陳延用細毛筆畫的表格之後,天子擡眸瞥了他一眼。

天子亦沒有想到,陳延能有如此巧思,繁雜的人名、相近的數字,幾個小小的格子和一支朱筆,就讓他迅速掌握了全局的數據。

他陡然覺得,也許陳延並不一定為農事司而生,他也可以為戶部而生。

省得他每次看見戶部交上來的錢糧冊腦子都要冒煙。

盡管心中十分滿意,天子擡頭的時候臉上的笑也與往常差不多,“愛卿總能給朕許多驚喜。”他單獨拎起表格那張紙,問:“怎有如此巧思?”

陳延從善如流,把自己家裏做生意,很早就用表格記錄收益,對比收益,再加上之前看見了編年歷,才想起這樣報數據。

“陛下事忙,臣之事不過小事,不敢占用陛下太多時間。”

天子聽完,感慨了一句:“民間亦有巧思。”

討論了一會兒表的事情之後,天子的注意力才放回了陳延所奏的農事上,“愛卿說尋善農者非改善田收之上選,已有他策——”

“蓋因臣觀此數據,認為田收要點不在於人。”伺候得再好,就多一點點而已,“而在於地與種。”

改良種子……他不是修的袁隆平水稻專業,搞雜交是毫無頭緒。

但改良地的肥力,漚肥,他大抵還是有些把握的。

天子令陳延細說,陳延頓了頓,道:“恐汙陛下之耳。”

天子言無事,而後,陳延就真的說了起來,於是明燦的宮殿內,少年進士嗓音清朗,訴說著‘收集排泄物、堆放排泄物、發酵排泄物、使用排泄物’。

高台之上的君主聽著,也不覺得陳延逾距,反倒覺得自己對他的評價還低了些,少年英才,自請漚肥,何等胸襟?

這事兒要時間,得遠著人幹,陳延自然而然提出想請一段時間的假。

然天子未準,“這個時日請假不好。”

已至七月了,他明年還有新的安排,到時候推陳延上去,他在翰林院時就請長假容易被參,不過少年赤忱,做什麽事情都風風火火,天子怕他等不及,鮮見的自己透了點底給他,“再等等吧,待到年後就好了。”

陳延眼睛一亮,起身謝恩,“多謝陛下。”

君臣二人在養心殿同用完午膳,陳延才被小太監送回翰林院中。

至弘文館,陳延嘴裏咀嚼著年後二字,想著自己還可以再休息、準備一段時間。

-

七月休沐日很快到了,但陳延並沒有如計劃一般去姜府拜訪。

因為姜大人擢升尚書,去姜府賀喜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許多人都被拒之門外,他這個時候上門,若被接見實在顯眼。

是以,陳延只往姜府送上了一份自己精心挑選的禮物。

休沐日後的一個月,京城上下都很寧靜,陳延則在下值後走訪了一下京郊的莊子,使銀子在京郊買了個小農莊和幾畝地,以做試驗之用。

除購買場地、準備物品之外,陳延還在心裏復盤了一下‘漚肥’到底怎麽漚的,雖然步驟簡單,但他怕自己一次兩次不能行,到時候浪費時間。

所以,他決定先弄個小的,大概半個平方那麽大就可以,這個時間點,剛好測試一下種青菜或是蘿蔔。

不過再小在東區這邊肯定也是不行的,這裏位置小,居住密度大,周遭又是一些潔癖的讀書人,所以他又在京城那邊那買了個稍大些的院子。

雖然南邊的地價不如西邊,但京城居啥也不便宜,還買了田地和農莊,陳延攢了大半年的錢匣子又要見底了。

一切準備就緒,陳延決定正式的漚肥就從八月拜訪完姜大人開始。

八月,上姜府慶賀的人還是很多,不過高職位的已經沒有了,大都是些想拉關系的小官或是外地官員,想走吏部的路子回調。

這些人,姜定修一概是不理會的。

這個月的休沐日,他僅見了陳延,因為先前在宮內與天子手談,陛下又誇了他。

這提及他的頻率,都讓姜定修有些驚心了。

想遠了,聽下面的後生賀完他晉升,姜大人剛想讓他不必生疏,就見陳延又行了個大禮,姜大人心中正驚訝,就聽到陳延來了一句‘學生此番上門,還是要感謝令千金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