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等待(第3/4頁)

想的很縝密,已經不需要他補充什麽了。

“康弟你覺得這樣可以嗎?”

“我覺得很好。”葉問一本正經,“店裏肯定會客似雲來,到時候我坐著分紅就好了,還是沾了姐姐的光。”

“嘁。”秀秀不雅地翻了個白眼。

由於是來葉家討論的,陳延在同秀秀說完後,去主院拜見了一下葉公,葉公年紀大了,雖還在朝中有職,但並不是日日上朝,偶爾天氣冷,聖上也會讓像他們這樣年事已高的重臣回家休憩。

陳延想,從某種程度上來江,陛下也是一個很寬容的人。

對於頂頭上司的形容詞除了‘銳意進取’、‘敢於聽諫’外又多了一個‘對下寬容’,這麽聽起來,倒是一位很不錯的上司。

同葉公的談話其實更簡便,他沒有說太多關於朝中的事,只笑著叫他多讀一讀史,多想一想,而今的天下缺什麽。

“陛下偶爾效仿‘威王’。”

陳延迅速領會了這個典故,懂了葉公的意思。

“不過也不必太直。”葉公又說:“言曲意直即可。”大概的意思是,雖然陛下不介意上諫,但最好只諫事,不諫人(代指陛下)。

“小子受教。”

葉公瞥見陳延緩緩而去的高大背影,倒真起了一絲想嫁一個孫女兒過去的想法,不過問兒已娶了秀秀,兩家已是姻親,陳延再娶葉家女子,有‘裙帶’之嫌,還是罷了。

陳延從葉府回家之後,便開始仔細鉆參透葉公的話,不停從翰林院裏查閱資料,再根據自己的地志,了解著這個時代的一切。

在忙忙碌碌中,他中進士後的第一個年關,便這樣奔來了。

蛋糕店,便也在年前更名‘雲糕點心局’在京城中位出道了。

時人從未見過如此美食、如此點心,蛋糕一經上架,便遭搶購,初初是小孩愛吃,後來是閨閣女子、打葉子牌的婦人,奶油蛋糕一度供不應求,在京城掀起了不小的熱潮。

小道消息傳聞,有貴婦人十倍出價想購置奶油蛋糕,被店家拒絕了,說是要嚴守店裏的規矩……總之,這個年關,蛋糕二字爆火京城。

陳延也得到了一筆不小的分紅,京城冬日雪花紛揚,到處是冰,陳延建議秀秀可以多囤一些冰,“聽說夏日裏,奶油配冰是一道解暑佳品。”

葉家是有冰窖的,聽了陳延的話後,秀秀想了想,多派了些仆人,把冰窖給填滿了。

大名朝休朝休得遲,一直到年底廿六,才堪堪放假,陳延從翰林院領了些年禮後,就坐著馬車回了自己東城的小院裏。

父母不在,孤身一人,陳延也沒少了過年的步驟。年夜飯,守歲,發壓祟錢,寫春聯,一個不落,因為無聊,他還挑了一天步行去雲糕點心鋪感受一下熱鬧。

年節麽,又是冬日,甜食最能撫慰人的心靈了,所以蛋糕店門口的人格外的多。

不過大抵都是管家、大丫鬟前來采買,陳延目光輕掃,忽然,他頓住,目光灼灼往人群裏走了幾步,但店內屏風、盆栽擺件和人都很多,一個晃眼,方才眼球抓住的那一片紅很快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讓陳延一度以為自己是不是看錯了。

她應該在邊城才是。

-

大名朝雖然年假放得晚,但是人家開朝開得早啊。

方才正月初八,未至元宵,聖上便復朝了,前頭那邊動了起來,翰林院作為一個天子的秘書機構,也哼哧哼哧上起了朝。

當然,天子真正的秘書工作和陳延他們這群不受寵、且未面過聖的人是沒有關系的,大家都以為今年還得繼續冷板凳,領修書的任務。

誰知,侍讀學士平地一聲驚雷起,道:陛下近來欲聽人講史,說《莊子》,讓翰林院裏這批新進的小官員們都準備好,寫一篇關於《莊子》的說稿來,讓上頭評斷。

將選最優者,掛牌進宮,為陛下講史。

這一消息,在開年上值第一天,把新進的所有人,都炸飛起來了。

‘面聖’、‘講史’、‘講《莊子》’這或許就是一步登天,在聖上心中留痕的機會!

這翰林院中,幾乎每個新人都在日夜讀莊子,以求寫出最好的稿,唯有陳延和本屆探花李思齊還算穩著。

陳延穩是因為陳延知道,寫說書稿這事兒……額,並不是他的強項,特別是論《莊子》,他頂多討個巧,若說被侍讀學士選中,那是不可能的。

基於對自己有清晰的了解,所以他雖然努力,但並不知癡狂,畢竟文采是不會因為一時狂補而突飛猛進的。

至於李思齊,則是因為本性如此。

他一直是個不急不躁的聰明人。

二人自上回一同拒絕了狀元和榜眼的作死鬧事之事後,也逐漸有了些聯系,畢竟同榜,工位不遠,又恰巧還對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