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陳家的未來在江南(第3/4頁)

陳延也見好就收,他曉得讓爺爺奶奶去江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次兩次肯定成功不了,但‘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久了肯定會有機會的。

況且,二老去江南的確好處多些,陳延今日看三叔覺得他已經有些瘋狂上頭的樣子了,現下是他沒有走到絕路,尚且保持著理智。

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今日分家也算是斷了三叔的斂財之路,他日若到山窮水盡之時……三叔第一個找的就是爺爺。

再者,老人家年紀大了,在村上雖有族中照看,但人家也不會每時每刻過來,這兒距離縣裏也遠,找大夫一來一回的時間都夠急病人走上兩遭了。

心思百轉,但陳延面上不顯,只在老人家的有一次催促後拉著陳安走出了老陳頭的房間。

屋外有些冷,天色昏黑,但經歷了驚心動魄的一天的陳安顯然有話要跟陳延討論。

於是,兩兄弟就著炭盆,再加了一個從奶奶房間裏跑出來的秀秀,在大門口進行了一場關於人性的討論。

-

隔日一早,秀秀打著哈欠起來做早飯,陳安也陳延也早早起了床,準備打下手。

他們三人路過三叔那邊的房間時停了一下,發現裏面完全寂靜無聲,秀秀:“是沒醒還是走了?”她得曉得一下人數才能確定早食的份數。

陳延:“我去外面看看。”

如果沒有記錯,三叔前幾天是趕了牛車回來的。

在靠後側的牲畜棚轉了一圈,三叔的老牛已經不見了,看來三叔一家早晨就走了。

得知這個消息,秀秀和陳安都有些悵然。

也許是因為久經別離,也或者是因為他的心就是比較冷,對於自己很‘失望’的人,是沒有期待的。沒有期待,就沒有失望。

反而會警惕,警惕這些令人失望的人,傷害自己在意的人。

所以早安靜的早食過後,陳延就往族長家去了。

族長看見陳延,十分熱情的打了招呼,上了熱茶,“延哥兒可是有什麽事?”

陳延依舊是一派讀書人的溫和樣,“前些日跟我爹來拜訪您,說過要為族學裏捐贈一些啟蒙書的事兒,今天得空就想來問問您,大體需要哪些書,我看看家裏的手抄本夠不夠,不夠可以去縣裏買些。”

這可是大善事,族長立刻就上了心,不過這事兒是族學夫子老童生負責,他也不清楚,“那得去問問,瞧你,這事兒找個人傳話就行,哪用得著你這麽早冒風來走一趟。”

“事關孩子們讀書的事……我總能想起我尚年幼,爺爺連夜做您家裏的牛車帶我去縣城買書的時候。”

這話也勾起了族老的回憶,“是啊是啊,一晃眼,也這麽些年了……”好在功名已取,“你和陳安,撐起了我陳氏門楣啊!”他長長一嘆。

“族長言重了,我陳氏一族的門楣是靠所有的陳氏族人撐起的,一二人哪裏支得起來!”

族長笑呵呵的,“瞧我,是說錯話了,希望族學裏的小娃娃,以後能向你和陳安學學。”

“只要勤且意堅,舉業一途總有收獲,便是不成,識文斷字在城裏也有個好前程。”

“你說得是!”

聊了許久的宗族崛起後,陳延感覺到點了,是時候了,他話鋒一轉,“不過——族長爺爺,我認為要支撐門楣,光抓著小娃娃其實還不夠。”

他輕聲說完這句話後便開始喝茶,然一邊的族長眼睛已經亮了起來。眼前的小輩不是無的放矢之人,他立刻追問:“延哥兒你這話要是不說完,族長爺爺今天的飯都要吃不下了。”

陳延一笑。

這便是他把老陳頭和陳阿婆帶去江南的第二重籌碼,也是他為陳家氏族尋找的第二條路。

“舉業哪裏都好,只是從一介白身到取得功名,需要的時間太長了……要支起宗族,除了舉業,便是經商。”陳延道:“爺爺你也知道,我爹娘、大伯都在江南府經商,府城繁華,只要手上有些功夫,沉下心、吃得住苦,在府城是大有可為的。”

江南水土豐饒,地也好重,村上鎮上的青壯都多,只要花幾個銅板就能找人來做短工,不需多少人待在村裏種地,就能交上丁稅。

被騰出來的人口其實完全不用去縣城做小工和扛包的,陳延覺得引薦他們去府城做生意,現下,他已為舉人,提出此事算是造福族中,絕對不會有,當然族長也不會允許有人私底下說他的閑話、

族長聽了,很快心動,這陳家誰不知道老陳頭那支做吃食生意賺了大錢呢。

只是——

“大家手上沒有功夫。”

這一刻,陳延的腦子裏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出現了。

雜糧煎餅、缽仔糕、梅菜扣肉餅以及小燒烤。

他微微一笑:“族長爺爺,我這兒還有些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