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陳安的尋私塾之路(第2/3頁)

就在二人越逛越遠時,目光所至小路深處,一架熟悉馬車正緩緩而來,陳延看了一眼,拉著陳安就往回走,“思然兄他們來了。”

客人來了,他們也要回院子開始迎客了。

-

被迎的呂思然是不把自己放在客的位置上看的。

畢竟,無論是從自身對陳家的看重、與陳延相交相處的融洽,還是從陳家一門雙秀才的政治前途上看,生疏二字都是要不得的。

是以,這一下車一進門,呂思然的熱情絲毫不遜於今日的主人翁。

陳多財和陳多富聽到聲音之後也過來了,在兩個漢子的心裏,呂夫子、呂家人那都是大恩人,立馬過來待客了。

賀禮放下之後,院子裏的男眷女眷就分了批,一方在前院,一方在後邊房內。

前院還是說著老生常談的話題,後邊房內,帶著小呂夫人坐下之後,梨花趕忙倒了杯茶,“夫人請用。”

小呂夫人撲哧一聲笑了,“妹妹太見外了,我們呂家和陳家什麽關系呀?你若是願意,喚我一聲嫂嫂即可。”

小呂夫出身讀書行商之家,家境富裕,小時家裏也請過西席,是能持家,能風雅,待人接事都極有章程的女子,若不是因為樣貌略平平,呂思然是很難娶到這樣的妻子的。

她態度親切,梨花和秀秀自然得接話,連忙叫了一聲嫂嫂,她應了一聲,拍拍兩個小姑娘的手背,“真是可惜了我娘家沒有你們這樣可心的妹妹。”

這話讓三人之間的距離陡然拉近,話茬子便也由此打開。

作為年長、閱歷豐富的嫂嫂,小呂夫人口中有許多趣事,她講自己年輕時第一次接手自己嫁妝鋪子時遇到的糗事;說她略小一些時候跟姊妹之間的事;也會談一談江南的風土,說一說本地的習俗。

陳秀秀和陳梨花兩個小姑娘聽得十分入神,小呂夫人的目光瞥見二人專注的眼神,嘴角微微擡起。

不過小呂夫人不欲霸話整場,講了三兩件事之後,就把話題遞了出來,“這些都是江南的風俗,不知道川安縣那邊的風俗跟這裏有沒有差別呢?”

“有的!”秀秀應聲,立馬講了一個江南府和川安縣的不同點。

陳梨花也跟了一個,小呂夫人很快變成了一個合格的聽眾,邊聽邊點頭。

經過習俗這一話題後,三人的關系更親近了些,小呂夫人便不經意指著秀秀妝奩旁的一本書問道:“看秀秀你閨房中有書,平日在家閑暇無趣之際,可會讀讀書,消遣時間?”

“偶爾會看看。”其實自從家裏買了七妹和秋娘之後,秀秀每天都會看書,只不過她認為這算學習,不是消遣。

小呂夫人聽了她的回答,眸中有微光閃過,又不動聲色的問起了梨花問題,總之,兩個小姑娘,她不會顧此失彼。

在愉快的聊天氛圍之中,上午的時間很快過去,李銀花推門喊大家用午食,因為今日請的人不多,陳家便沒有分席,只將兩把大桌子合在了一起充當飯桌,男眷坐一邊,女眷坐一邊,也挺和諧。

席間自然少不了恭賀話,呂思然誇陳延和陳安少年英才得中功名考得好,陳家就誇呂夫子高中舉人前途無量,誇呂思然人在府衙一片光明。

呂思然再誇兩位陳叔陳嬸教得好,二位賢弟才能如此懂事。

林翠花和李銀花立刻把功勞甩在了呂夫子的身上,道我等知道什麽,都是你爹作為夫子教的好!

總之,誇贊聲一浪疊過一浪。

坐在中間的陳延和陳安:飯還沒開始吃,已經快被誇飽了。

互相恭維了好大一圈,空中冷風吹過,當家人才想著菜涼了不好吃,大家一起動了筷子,如此好宴,自少不了飲酒。

陶碗相碰,碗中酒液蕩出陣陣漣漪,陳家小院亦一片歡聲笑語。

午飯後,七妹和秋娘作為主力在收拾殘局,幾個長輩這才齊整地在前廳招待了呂思然夫妻。期間,大伯和伯娘有些不好意思地問起了呂思然關於城中私塾之事。

呂思然立馬反應過來這是在給陳安問,“城中私塾大都在每年六七月,一二月擴生,介時我會差人打聽,若有合適的定會通知您。”

大伯和伯娘連聲道謝,呂思然連忙起身,“您這是折煞晚輩了。”

“陳家與呂家關系親近,陳安又是我爹的得意弟子,不過舉手之勞而已。”

私塾之事後,大家的話題又轉到了呂夫子和他的新私塾上,很快,醜時已過半,春日的天色微暗,做客時間結束,呂思然要歸家了。

陳家人把呂思然的馬車送出碼頭這邊的院子後,就開始了做晚食,今日的晚食得早點吃,因為陳延下午還得趕趟坐牛車去嶽山上,不然明日的課就趕不及了。

短暫的寧靜後,一切又忙碌了起來。

另一邊,呂府的馬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