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冤種們(第2/3頁)

“不不對。”陳延看向葉問,“你之前說山下這個坊市在嶽山鎮和書院山門之間的位置,我們現在已經快到嶽山鎮了。”按理來說,那些個小攤子早該出現了。

葉問也在山邊遠眺,恍惚之間他也覺得走這麽久應該要到了,“那攤子呢?”

他們在此地徘徊了約有一盞茶的時間,有一老翁騎著驢慢慢往村落走,陳延當即把他攔下,問他知不知道此間坊市的事。

老翁一聽,恍然,“曉得曉得,你們說的這裏的小集?喲,幾位小公子來的不巧,近來太熱了,村子裏許多人的吃食賣不掉要餿掉,這裏人少,那幾個練攤兒的就沒出來。”

“估計得等下半年才會重新擺。”說完他又覺得好奇,“你們若要尋攤子,何必到這兒來,去書院山門那兒不是更快?”

謝過騎驢老爺子後,三個站在山路間、汗流浹背、腹中空空的男人就像是三座石像。

“都怪你大哥,吃什麽攤子!”

“都怪天氣太熱,他們都不出攤了!”

陳延:……

“現在不是怪來怪去的時候,快想想怎麽辦吧!”陳延看了下天上的太陽,這個時代沒有手表,他也只能觀日推測時間,要死,“未時就要上課了!下午是周夫子的課!”周行簡周夫子,便是第一天上課噴了蘇孟真的那位鐵面夫子。

那還有什麽好說的,只能原路返回了。

饑腸轆轆的三人組在經過山門的坊市時,又做了一件錯事。他們因為太餓,買了一家店的餅子。在上山的過程中邊走邊吃。當然葉問吃的很小心。

面粉做的硬疙瘩實在是容易讓人飽脹,同時,它也讓人十分口幹舌燥,本來就渴,再吃一張幹餅,無異於沙漠裏點火。

陳延生平第一次這麽難受。

“我好渴……”

養尊處優的大少爺程瑞更不用說,“我今天到底是為什麽要下山?從明天開始我再也不中午下山了。”

作為提出下山建議的葉問很倔強,不說一句話,但他發白的嘴唇也昭示他此刻的不適。

終於,在烈日下快走了好一會兒之後,三人回到了書院,但還來不及去宿院換衣服,上課時間就要到了。

他們只能馬不停蹄趕去了課院,好賴在周夫子來之前坐到了座位上,凳子一下就被汗濕了,拿起放在書箱裏的水壺喝了幾大口水之後,陳延才感覺自己稍稍活了過來。

第一遍鐘聲響起,課院裏的學子逐漸變多,一些同窗瞅見陳延他們的狼狽樣子,都暗暗投來打量的目光,陳延心裏嘆了口氣,不得不說,葉公子想出來的排解煩悶的法子真真有用。

他現在已經完全不煩悶了,只覺得累。

……

周夫子來了之後,三人身上的目光終於變少了。

也不知是不是巧合,今日周夫子講書,主角竟是農人,旨在講農桑之事,農之一道於國於社稷的意義,農人之苦、農人之難。

而在夫子說到‘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搶收’,形容此畫面是,陳延突有幾分感同身受,他們只是曬了一會兒太陽走路尚且如此,農人勞作,又是何等之難。

課上,周夫子讓大家寫了一篇策文,又引申到詩學課,令大家當堂作一首農事詩,陳延、葉問穩定出挑,但讓人意外的是,程瑞之文也被周夫子表了一句‘情意真切’。

可見,有時候‘體驗’、‘感悟’也是文學路上不可多得的靈感導師。

陳延想,怪不得聞名於天下的才子多幾經遊歷、閱遍山川,想要筆下有靈,讀萬卷書同行萬裏路,缺一不可。

-

五月熱燥漸起,已經到了就算在山頂,依舊覺得很熱的時候了。

陳延三人已經把宿院裏的被子棉絮全部換成了藤席或是竹席,除此之外,每天晚上還要潑點水在屋子裏以做降溫處理,但都收效甚微。

苦夏難熬,書院也表示理解,然後大方地給每一位學子都發了一把蒲扇。

然後陳延就無語的看見葉問和程瑞隔一段時間給對方打扇子,當然,程瑞打扇的時候多一些,因為葉問有時候要教他東西。

“二弟你也過來!”葉問一臉正色,“兩個人交叉太累了,你過來撒,我們三個人輪流,你坐在桌子這邊,打一下扇子扇兩個人剛剛好的!”

“不了,我在抄書,紙會被吹起來的。”

“嘁!用鎮紙壓著,快來!”葉問都要走過來拉人了。

陳延搖頭,“一張桌子坐兩個人位置不夠!”他喜歡寬大的位置。

“你一個人坐在角落你不熱啊!”

陳延又不是冰塊,怎麽可能不熱,但家裏年年都是這麽過來的,他也算習慣了。人是適應性極強的物種,他相信程瑞和葉問很快也會習慣的。

果然,在熱了一整月後,第二次旬考即將到來之後,葉問和程瑞已經不用打扇了。他們開始信奉:心靜自然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