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葉問其人(第2/3頁)

他以為這人是不屑於與任何凡夫俗子結交的,沒想到才來宿舍沒兩天,便對陳延如此親熱。

陳延真是一個令人值得觀察和學習的對象呢。

看著天色愈晚,程瑞開口,“你二人在討論什麽呢?可洗漱?我來的時候看見外間有可取用的熱水,估摸著大家都去打水了,你們要去嗎?”

冷水洗臉極度刺激,葉問想用熱水,陳延亦然,“那我們一起去打水吧!”

果不其然,到院子裏的時候,已經有學子在排隊了,熱水比大家想的要多一些,就是限量供應,每人兩瓢,陳延估測了一下院子裏的人應當都能打到水,不過後面人接到的熱水可能不太熱就是了。

洗漱完後,陳延便稍稍有些困了,這會兒蘇孟真回來了,不過今天的他很安靜,所有人洗漱完之後不久,有一個自稱管理宿院的地乙班學長來統計院服尺寸。

因為書院裏少有胖人,所以院服一般按中尺寸做,只要統計一下大家的高度即可。

宿院班長記完身高姓名之後又問了大家要訂的套數,便去往下一個宿舍了。

在嶽山書院正式學習的第一天到這兒基本就結束了,這樣的日子忙碌中也挺有趣,就是不知道家裏如何了,近思父母和秀秀,遠想爺奶和叔伯還有夫子。

孤身求學對於習慣了有友伴至身側的陳延來說有點孤獨,不知道堂兄何時能考上秀才,他們還能有過去相伴的那種時光嗎?

陳延也不知道。

-

另一邊,陳家小院內,一家人正在數錢。

李銀花問陳多富,“當家的,你可去問了那山邊邊的院子多少銀錢一月?”

“比這邊還貴上快一兩銀,不過位置要大一些。”那院子的裝潢看上去也更新一些。

李銀花擺手,這些都是次等的,“那邊山腳下那些擺攤的人生意如何?”

陳多富搖頭,“那山上到山下遠,我看生意不太好。”

這——

李銀花原以為書院的山腳是一個和川安縣小坊市類似的地方,人多生意就會很好,沒想到嶽山書院的情況卻不是這樣。那些學子都懶得下山。

“在那邊擺攤子的大多是嶽山書院下邊那個鎮的村民,他們離得近,房子都是自己的,不考慮租住,生意差點也能撐住。”

秀秀在一邊聽著聽著,就很好奇:“既然那邊不好做生意,有偏,怎麽院子還那麽貴?”

“是陪讀的人炒出來的。”那邊離內城遠,有有些送飯的人家從內城的府邸裏過去飯菜都涼了,就專門租賃一個院子做中轉。

有錢人的生活真是讓人難以想象。

“不過,這樣的話我們還要搬過去嗎?”陳秀秀問。

李銀花很踟躕,“我覺得……”

“我看還是算了。”陳多富覺得太不理智了,“我們現在需要的是銀子!今年書院的束脩是用康哥兒的廩銀交了,但我聽說除了束脩之外,書院裏還有許多要用銀子的地方。”

“加上康哥兒還要買書,到時候若是有幸得中舉人,可能還要進京趕考。”上京的盤纏,到時候租考院的費用……

一筆一筆,全是銀子。

“當家的說的也對。”李銀花還是打消了搬家的念頭,“就是不知道……康哥兒在書院裏如何,那邊的夥食到底怎麽樣。”

她滿眼擔憂。

陳秀秀覺得收那麽多錢的書院不至於很差吧,“反正月底就休沐,娘可以等康弟回家仔細問問他嘛。”

“好好好,不談搬家的事,我們來說一說攤子的事吧。”李銀花合上賬本,“近來生意不錯,花瓣飯團和雪玉豆腐的本錢都不高……”

他們賣出去可以說是翻倍在賺。

“反倒是飯團的盈利走低。”用掉的米又多,利潤又少,弄得米被用掉了,晚上有時候花瓣飯團不夠賣,李銀花決定縮掉這個品類,直接賣花瓣飯團和雪玉豆腐,“當家的再去打聽一下靠中心一點的坊市!”

說是換坊市,那這邊的生意又要沒了,李銀花十分不舍,欸,說到底:“我們就是缺人。”

“人也不是說變就變的,新攤子也不好找,先就這樣把。”

又是新的一天,不過今天不新鮮,上課吃飯都和昨天一樣,就是陳延在課院裏的時候會見縫插針,快速地把要帶給堂兄的那本書給謄寫完了。

空出手,他又開始抄一二閑詩,葉問見他又抄書,便道:“這書簡單,你若要以抄書法背誦,我不建議。”

“葉兄我不是借抄以背。”陳延說了一下自己的邊讀書邊藏書論,“反正閑著也是閑著,當練字了。”

其實平日裏與陳延相處,葉問很少會覺得他是一個寒門之子。

因為陳延一點都不局促,他同他說話的時候大方明了,會讓葉問覺得兩個人是平等相交流的,他也很有氣度,但此刻他聽聞陳延所說,突然對陳延的過去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