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3頁)

陳延便跟著要送他下山,陳多富不讓,可老子怎麽拗得過有主意的兒子呢,同幾位還不太熟悉的舍友打過招呼後,陳延便和陳多富一起出了門。

他倆走了之後,葉問和程瑞的家丁書童收拾收拾也走了。

偌大的宿舍霎時間安靜了下來。

熟絡人程瑞倒是起了幾個話頭子,但只有蘇孟真多多少少接兩句,葉問直接從書架上抽了本書出來看,二人說話的聲音便逐漸消失了。

蘇孟真也拿出了一本書,不過書上黑字一行行,他的思緒卻不在書上,而在世俗上。

到了新的書院,要開始認識新的朋友了。

這個宿舍的上友是葉問,他是黃級甲班的第一名,學識最好,而且衣著配飾低調昂貴,拿出來看的那本書應該也是個孤本,若能與此人為友——

隨便沾上一點光,也能看看他的古籍。若是相處得好,不知這人家中是否有姐姐妹妹尚未婚配,那肯定是有的!沒有嫡的,也有庶的。什麽都好,就是看著不太好接近。

中友就是另一邊的程瑞了,這人出身於江南府豪富之家,銀子定然是不缺的,就是成績差,同這樣的人相處,少不了要關照他一些,帶他讀書當好處。

雖說費心費力,也有點用吧。

下下之友應該就是這陳延了,成績只在前十,居然叫了自己的爹來幫忙搬東西,他那爹滿手都是繭子,人又黑,說官話都有口音,一看就是小地方出身。

陳延自己穿得也窮窮酸酸,不過他們家的人性子倒是不錯,等書院開課了同這樣的人一起學安排他做一些事應該也較為輕松。

思及此,蘇孟真又嘆了口氣,這三個人的交友面還是太窄了,完全沒有挑選的余地,還是等之開課了,周圍的人都住滿了之後他再尋目標吧。

陳延本想和陳多富一起在山腳下把午飯吃了,但他執意要回家去,說是李銀花留了他的飯,陳延也無法,只能自己一個人吃了碗面應付了一下。

吃完之後他順便把山腳下的一些小攤子走了一圈,發現這裏還是以賣小吃居多,賣正餐的基本沒有,可見來山腳下吃正餐的人應該不多。

畢竟,需求會滋生市場。

反正都出門了,上山之後,陳延又順路把書院上課的院子、吃飯的小食肆和藏書閣方位都走了一遍。

因為逛了一大圈,陳延回到宿舍的之後,三個舍友已經用完了午餐。

蘇孟真一看見他,便笑著迎上來,“陳延送陳叔下山怎麽送了這麽久啊?本來想等你一起吃飯都沒等成。”

“勞煩大家等我,下了山後我發現山腳下有賣吃食的地方,腹中饑餓便先吃了,上山時又逛了逛才誤了時間。”陳延沒想到幾人會等他吃飯。

“山下還有用飯的地兒嗎?”蘇孟真一臉驚訝,“我來的時候都沒看見有鋪子。”

“山下的不是鋪子,只是一些小攤。”陳延還補充了一句,“就是一些賣炸土豆、酸辣粉、陽春面的小攤子。”

正在看書的葉問聽到這句話,擡眸看了陳延一眼。

蘇孟真又追問了幾個問題,陳延覺得他好像有點過於熱心了。

-

下午,無事可做的陳延也打開了書。

不過他沒有和葉問一樣坐在床上,而是去了自己那張桌子便,把書箱裏的筆墨紙硯都拿了出來。

從上次跟姜大人聊完之後,陳延每天下午都會抽一些時間來潤筆,努力引經據典,鞭辟入裏,讓自己的時策看上去更加精致一些。

在練習這個的時候,陳延一般使用‘舊文重寫’練習法。

他會從自己以前寫過的練習時策之後隨意抽出一份來,閱覽,然後根據現在的水平把它再寫一邊,然後兩相對比,慢慢總結自己的進步和不足。

這樣的學習方法效率還蠻高的,而且會讓人比較有成就感。

等自己把第一批時策全部翻寫完,也差不多在嶽山書院上了一段時間的課了,到時候再把第二批時策再翻,也算循序漸進。

提筆,此刻便要開始摒去雜念了。

在進入最佳學習狀態之後,陳延總是很專注,他的目光可以只凝聚在紙上的三分天地裏,忽視時間的流逝。

時策即將收尾,陳延筆微頓,準備再添個典故上去,湊足鳳頭豹尾,然,就在他思緒沉於此間之時,背後突然出現了另一個人的聲音。

“陳延你居然還在寫這個題嗎?!”

這聲音直從耳畔乍起如驚雷一般,陳延腦子一激靈,手幾乎下意識往後打,很快他的手肘便撞到了東西,隨著蘇孟真的一聲痛呼,甩起的毛筆在空中劃出半圓,甩出一圈墨汁,全部滴在了陳延打開的書、平鋪的紙和文章上。

他臉一黑,還沒來得及說話,那蘇孟真便站到他面前,一臉怒容,先發制人:“陳延你怎麽回事啊?怎麽能隨便動手?”他指著自己的胸腹部,“很疼,差一點我骨頭都要裂了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