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嶽山春招(第2/3頁)

這道題用時稍久了一些,但歸根結底算法是一樣的,陳延心算檢查了一下之後便把答案給了姜修。

姜大人看了陳延許久,感覺他渾身上下都寫滿了務實二字。

這小子也是運氣好,生在了好時代,早個十年,這種辭藻科舉也就止步舉人了,如今,若得會試殿試、有些運道一甲也無不可。

“你回去果真是好好學了算學的。”姜大人點撥他,“你於此一道,倒是挺有天賦,若有余力今後也不要放松學習。”

“學生明白!”

一時考察興起,姜修又出了些時策題讓陳延當場作答,陳延平日裏練的最多的就是這個,自然下筆如有神,十分流暢。

大筆小字,勁瘦歐楷立於紙上,姜修一眼看過去,發現這小子的遣詞排句似乎比去年院試的時候好上了一些,內芯沒有變,但包裹著它的外殼似乎更精致了一些。

這小子還有這本事?

若能內外兼修,一直如此,今後前途更廣,畢竟列朝文官權重者年齡都不小,大多是太上皇那時候選出來的,對於有才又有實幹的人總會偏上三分。

“倒是比之前略有進益。”姜修感慨,“可見是下了些功夫的。”

他們正在討論,突然,書房的門就被敲響,敲門聲不大,但很急促,陳延發現姜大人聽到聲音後立刻放下了手裏的卷子想去門口。

然他的動作太慢了,姜茵茵已經直接推開了門,大步跑了進來,“爹爹!你今天下午有時間嗎!”

是女眷的聲音,而且聽這稱呼,似乎是姜大人的女兒?

陳延立即低下了頭。

書房裏靜悄悄的,爹也沒有和往常一樣立刻回復自己,姜茵茵很快發現爹爹的書房裏好像不止一個人。

角落裏還站著一個瘦瘦高高的哥哥。

“茵茵!”雖然本朝風氣開放,但男女內室同處傳出去對名聲還是有礙的,所以姜修讓姜茵茵先回後院去,“有什麽事待會兒再跟爹爹說。”

“噢。”姜茵茵邊回答邊探頭往角落裏看,就被姜修的手遮住了眼睛,“回去!”

嘁,不讓看就不讓看,她只是想知道男子為什麽可以這麽白而已啦。

姜小姐走了,姜大人顯然有事兒,陳延是個有眼色的人,得了提學大人的評語之後便主動說告退了。

此一行,讓陳延對自己的水平又有了一個新的認知。

在他的努力之下,他的確是有肉眼可見的進步的。

這種事還是讓人很開心的,陳延在開心之下,決定獎勵自己休息兩天,去書肆裏再領一本書來抄。

機械化的休息時間過後,又是短暫的閱讀輸入練習,很快,二月十四悄然而至。

嶽山書院招生對於整個江南府來說,都是一件大事。

每逢這個時節,江南府會湧來上千名秀才,他們有的來自於江南府本府屬下的縣衙村鎮,有的是隔壁省秀才慕名前來。

人員的聚集催生出了多種多樣的產業鏈,賣書的、賣小卷子的、賣吃食和提供住宿的,最近都能賺得盆滿缽滿。

陳延父母本也想來分一杯羹,奈何這邊的攤點也不是隨便就能來的,得提前申請,他們不曉得這一茬,便錯過了。

招考這天,陳延看著長長長長的隊伍,總算是明白了這嶽山書院為何要選在這麽個城邊偏僻的小山上了,無他,要是在內城,這麽多人容易引發騷亂了。

考試場面簡直堪比府試,站在人群之中,前不見頭,後不見尾,上山的台階上都全部是面含希冀的舉子們。

因為嶽山書院不招超過二十二歲的秀才,所以本條隊伍十分年輕,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就意味著嘰嘰喳喳,陳延在人群裏邊往前走邊聽著大家花大價錢買來的八卦。

例如,某位夫子生平最愛詠梅詩;亦或是嶽山書院住宿四人一間不許帶書童很麻煩;嶽山書院裏的飯很難吃。

據那些夫子所言:吃飯難吃也算是苦其心志當中的一種。

後頭一個舉子大抵是有認識的人在書院裏讀書,立刻加了一句:我看未必,我家中有一兄說最早夫子與學生是一起吃的,後來夫子們單獨有了個小食肆。

“可見是夫子們自己也吃不進!”

“那麽難吃為何不換?”

“這倒是不知道了,想這麽多幹什麽,還沒考上呢,我爹娘說我若是考中了,日日送飯來都不嫌我麻煩。”

在各種各樣的傳言裏排隊,隊伍倒是走得挺快。

排上了樓梯之前,前面排隊的速度就變快了許多。

約莫兩盞茶的時間,陳延就進入了嶽山書院。

嶽山書院的考試也分上下兩場,上場直接考時策,下場則考一些基礎的四書五經墨義經貼和詩貼算學題。

上場的考試地點是露天的,巨大的前院橫豎擺了五六百張桌子,陳延依著座號找到了寫有自己名字字條的桌子,很快,大家便井然有序地坐了下來。